中国画考级 应试指导 花鸟画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中国画考级 应试指导 花鸟画电子书籍推荐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本书是花鸟画考试的辅导性参考读物,旨在使读者理解花鸟画的考级情况以及如何考级的技巧,使读者正确地对待花鸟画的考级,从而通过反复练习,顺利通过每一级别的考试。其实,经过本书的辅导,当然更需要习画者的勤奋操练,不仅能使所考出的花鸟画级别名副其实,而且对今后的花鸟画创作也大有裨益。
书籍目录:
前言
章 1~3级花鸟画考试要求解释及练习
第二章 4~6级花鸟画考试要求解释及练习
第三章 7~9级花鸟画考试要求解释及练习
第四章 10级花鸟画考试要求解释及练习
附录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精彩短评:
-
作者: 羽寒生 发布时间:2019-10-21 21:50:15
挺好的,除了完全看不懂以外。2019年第一本纸质书。
-
作者: 54miracle 发布时间:2020-01-12 11:18:44
每一个做商业做产品的人,都会关注转化率,本身讲了大量关于如何去提高转化率的术。从道的层面,总结出来就是:利用产品、逻辑、心理、视觉等等各种可用方法论,将转化率优化到极致。
-
作者: xiaqifancy 发布时间:2022-01-26 10:28:05
有两篇编辑校对流程挺有用的
-
作者: Akira小贝贝 发布时间:2009-12-22 17:53:01
内容设置上不如复旦版和经科版的
-
作者: Aria 发布时间:2020-04-16 23:01:28
比想象中好。
-
作者: 星星悦读会 发布时间:2022-11-13 11:55:16
疫情居家期间断断续续读完了这本书,干货还是挺多的,实操性也比较强,所举例子也很接地气,有蛮多作者的亲身经历。不过,总觉得“西蒙学习法”这个帽子比内容更吸引人,换句话说,内容其实也跟大部分关于学习方法的书籍大同小异,没有特别出彩。这类书籍偶尔看一两本就足够了,更重要的应该是行动起来!想要通过学习提升自己的人,永远不会只停留在书本上!
深度书评:
-
中国货币研究扛鼎之作
作者:优雅骑士 发布时间:2020-08-13 21:02:18
彭信威先生所著的《中国货币史》一书,是一部将货币史与货币理论完美融合的经典著作,全书按照朝代顺序依次论述了从货币经济确立到清末为止的中国货币史,其内容包括了每一个阶段的货币制度、货币的购买力、货币研究以及信用与信用机关,对于中国货币史的研究无疑具有开创性的意义。该书于1943年开始撰写,经彭先生反复修改与增订后于1965年最终定稿,距今已有半个世纪之遥,然而时光并没有掩盖这部学术巨著的价值,今日学界在货币史领域所取得的诸多成果无不深受本书的影响。下面笔者将尝试对本书的内容和贡献做一些简单的介绍。
中国是世界上较早产生货币的国家之一,根据彭先生的考证,中国货币的发展基本上没有受到外国文化的影响,而是有着自身独特的发展轨迹,形成了一套独立的货币文化。中国古代的货币制度也有着自身的特点,虽然封建王朝时期一直都是将铜钱作为唯一的官方货币来发行,但是实际流通过程中却呈现出多元流通的格局。首先,货币的各种职能在中国并不集中于一体。通常多由金银扮演价值尺度和贮藏手段的角色,铜钱的主要职能则为流通手段。由于缺乏主币辅币制度,实际流通中往往出现多种货币平行流通,彼此之间没有固定汇率,而是随市价盲目波动的现象。第二,货币的铸造和流通充斥着地方色彩,不同地区流通的货币千差万别。第三,货币铸造技术较为原始,并长期停滞,导致货币成色轻重样式难以统一,私铸问题十分严重,进一步加剧了货币制度的混乱。第四,虽然中国主要钱币的重量长期保持不变,但并不意味着币制与物价的稳定。由此也引出了全书另一个重要的议题,即对于中国货币购买力之变动问题的研究。
不同于前人只注重于货币形制和货币制度的研究,彭先生还将视野拓展到流通领域,他在书中采用了大量的篇幅对历代货币的购买力及其变动,以及这些变动所带来的影响等问题都作了深入的分析。通过研究,彭先生发现,中国货币的购买力,短期看来,变动非常剧烈,长期看来,则有逐渐减低的趋势。中国自汉以来,物价涨到万倍以上的至少有五六次。至于因天灾人祸所引起的一时的局部的小波动,那是不胜枚举。如果不能准确把握币值变动的情形,很容易会从史料中得出错误的结论。只有把握好货币购买力的变动情形,才能更准确地还原不同时期人民的收入状况与生活水平。同时,彭先生还结合前文中关于货币制度的研究,采用了“价值法则说”而非此前常见的“货币数量说”,从货币本身的价值而非货币数量出发去诠释中国历史上的物价与购买力变动问题,指出货币本身的跌价是中国货币的购买力逐渐减低的主要原因。实际上,历代政府也是通过直接减重铸造小钱、变相减重铸造大钱等各种“短陌”行为以及滥发纸币来实现货币贬值的。因此,弄清楚了货币本身价值与货币购买力变动的关系以后,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中国古代经济中常见的的私铸钱、劣币驱逐良币、通货膨胀与紧缩等问题的根源所在了。
以往的经济史研究一直存在着忽视思想文化等其他因素的问题,货币史的论著中货币史与货币思想史也长期互不统属。因此,本书的另一大贡献在于系统总结并概括了古代中国的货币理论与思想,有助于我们真正认识古代中国货币的本质及其与现代货币的区别。彭先生从古人关于货币零碎的言论与认识中归纳出中国货币理论的主要特点,指出其主要呈现出两种倾向:一种是汉代法家的“国定说”,以为货币本身是没有价值的东西,其所以能流通,是因为帝王或政府所倡导或制定,强调帝王的主管意志。它的目的是在求得币制的统一与造币权的集中,是针对当时的混乱币制而产生出来的一种理论,强调借助政府的权威维持货币价值稳定。这一思想对于宋以后纸钞的发行,尤其是洪武时期的宝钞制度和货币政策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另一种则是历代的“数量说”,这种理论是从反对通货贬值和通货膨胀的斗争中产生出来的,主张回复实物经济,减少通货,以防通货膨胀危害民生。这两种理论也构成了中国古代货币思想史的主线。除此以外,“金属论”也是传统时期的重要货币思想,与汉代法家强调货币“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的特点不同,金属论者将货币本身视为一种财富,寄望于通过管理对外贸易与禁止金银铜铅出口来保护本国的财富不外流。“金属论”尽管后来受到了不少批判,但彭先生却强调后人的批评多源于对金属论盛行时期社会情况的不了解。事实上金属货币相对于一般商品而言是最便于保存的,而在一个以农产品为主的经济中更是如此。人们之所以普遍地追求金属货币,是因为金属货币是永不腐烂而随时可以交换任何商品的。现代学者在研究中国古代货币问题时,常常不自觉地套用现代货币理论来解释古代的货币,往往给人削足适履之感。彭先生虽是经济学出身,但却利用扎实的文献功底还原了古代中国人对于货币的认识,从中国社会自身的发展逻辑与脉络出发重新认识了中国古代货币。
彭先生与同一时期的全汉昇先生还是最早从全球史视角审视海外白银流入问题与白银购买力等问题的学者之一,其后万明、万志英、林满红、刘光临、邱永志等学者无不深受在彭先生学说的影响,并在其基础上进步一步深化了我们对于明清时期的白银问题的认知,这一切都离不开彭先生的开拓之功。作为国内较早关注明清时期的白银问题的学人,彭先生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彭先生关于明代才是白银取得十足的货币地位,实现“真正的货币化”的观点,已经基本成为了学界的共识。第二,针对明中期以后中国为何通行白银这一问题,彭先生指出,自五代以来,白银的使用,一方面由于中国自己的需要,同时受了中亚币制的影响,已酝酿了几百年,到明代已经根深蒂固。而明朝政府之所以放开银禁,实由于纸币的贬值和铜钱的减少,纸币的贬值使人民需要一种稳定的货币。因此,是官方货币体制的失序,为白银的流通创造了条件。第三,彭先生在肯定白银流通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的同时,也敏锐地捕捉到了白银作为主要流通货币所存在的种种问题。明代白银以锭为主的形制违背了货币发展由繁到简、由笨拙到方便的发展规律,实质上是一种倒退。其次,各种形式的白银标准难以划一,成色也不统一,在流通中存在种种不便。最后,实际参加支付流通的白银仅占流入白银总量的很少一部分,大部分白银实际是贮藏手段被窖藏了。长期以来,学界普遍存在曲解和拔高白银作用的现象,诸多学者往往以明中期以来白银的“货币化”为切入点,拔高明中叶以后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并以此论证所谓“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甚至认为早在明代中国已经有了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迹象。从这一点来讲,彭先生也是较早打破对于“白银神话”的迷信的学者之一。最后,关于白银购买力的问题,也是彭先生重点关注的对象之一。彭先生认为,由于白银计算物价都是以纹银为标准,这样对于物价的研究也就方便可很多,不但可以前后比较,甚至同外国也可以比较,并在此基础上选择了大米这一商品对明代的米价进行了统计,这些数据也成为了后世学者研究物价问题与白银购买力问题时重要的参考资料。经过整理以后,彭先生发现,无论以银计算还是以钱计算,明代的物价与宋元相比都要更低一点,明代白银的购买力显然要更高。但这并不是因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是明代人们的货币所得减少的缘故。诸如此类的贡献,不胜枚举。但略显遗憾的是,由于本书成书较早等原因,彭先生在书中没有能够关注到财政体制的转型以及市场发展的需求等其他因素对于货币制度与流通格局的影响。近年来,以邱永志等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在研究明清时期的白银问题时,越来越多地关注到了赋役制度的变革与民间商业力量的兴盛对于货币流通的影响,指出是“贡赋体制银纳化”和“民间市场用银”的合力推动,最终造成了国家货币主导权的下移和白银时代的到来。但是,如果没有彭先生的奠基之功,很难相信后辈学者能够将货币史研究推进到如此高度。
彭先生无疑是较早超越传统货币史研究领域的学者之一,他将货币问题分作货币制度、货币的购买力、货币理论以及货币信用等问题分别加以观察,无疑大大拓展了货币史的研究空间。彭先生没有局限于货币的基本职能,更没有盲目照搬西方的货币理论,而是在广泛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充分考察了具体历史时空内货币制度和流通格局所反映的社会经济结构乃至思想文化的变迁,在超越货币史的同时,又进一步深化了货币史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在诸多领域均有开创之功,深刻影响了此后从事中国货币史研究的学者。 虽然近年来不断有学者撰文对书中的一些观点进行了修正与商榷,但这些都无法掩盖彭先生此书对于中国货币史研究的贡献。
(原文刊登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8月12日)
-
《汤姆索亚历险记》读书笔记
作者:豆丁 发布时间:2012-03-11 08:25:18
我的读书,当前还处在一个不是很好、不太健康的阶段。不是出于巨大的兴趣、更不是纯粹因为乐趣。而是,以一种强烈的目的性为向导,有着一种较为明显的自我强迫性。
我要读书,读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意义)。
我要读好书,即使是小说,也要是文学名著,或是出自名家之手。
我要大量读书,每星期两本书,大三时开始立志(已过5年,从未完成)。
我要写读书笔记,希望能从每本书中,收获一些深刻地、有启发性的思想、感悟。
我要让朋友们读书,带有鼓动强迫的性质,甚至威胁他们写读书笔记!(一定恨死我了)
每读完一本好书,我便向我的朋友们广而告之,不管他们高不高兴听。
每写一篇读书笔记,我便向我的朋友们广而发之,不管他们乐不乐意读。
每发送一篇读书笔记,我便向我的朋友们广告问之,不管他们愿不愿意答。
老姜、Nina、涂总、Ladyfox(侠客狐?)、蔷薇色,你们辛苦了。星星、Merry、楚、天蓝、建(肉麻—_—)、老孟、江(拍岸)、那条鱼,你们受(收)累啦。
感谢豆丁的朋友们^_^
下一本,《汤姆.索亚历险记》,创作于19世纪的美国西部,马克吐温最广为人知的作品。
问Ladyfox,她说这是一本极为有趣味的书,让她一直哈哈大笑,读完立即送人。
问 蔷薇色,她说这是一本非常有意思的书,不过已经忘记究竟写些什么内容了。
这两位读书达人,都抗议我如此目的性的读书方式,声称读书纯粹是一种乐趣行为。虽然她俩都向我坦诚数百本的无聊、低俗书籍囫囵吞枣下去,也确实没啥营养。
这两个没心没肺的丫头......
让我来缕一缕
这的确是一本非常有趣的书,看得忘记了思考,只沉浸在这趣味纵横、惊险迭生的情节中去,便逐渐失去了自我,而成为了故事的一部分。
印象中的马克吐温,是以幽默、深刻、现实、讽刺为标签的美国大作家。而其最为成功的两部作品,题材居然是儿童文学(另一部为《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但从主人公汤姆的身上,无论如何也发现不了任何沉重、严肃的意味。全书的轻松活泼、情节紧凑的叙述基调,以及圆满皆大欢喜的结尾,很难从中挖掘出些许深刻的意义象征,或是社会丑恶现象的反讽。也不忍如此去思考,怕是破坏了此种单纯的故事氛围。
汤姆是一位失去父母的孤儿,由姨妈抚养。他是典型的调皮捣蛋的坏男孩,贪玩、逃课、叛逆、拖沓,冒险心、好奇心极强,不服于管教、不安于束缚,真是伤透、气煞了姨妈的心。他偷吃,在鞭子下逃脱;他逃学,报复告发的弟弟;他打架,被罚周末刷栅栏;他爱慕,被用整盆水泼醒;他装病,试图逃避周一的上学;他缺课,与坏少年玩耍;他欺骗,让校长丢尽颜面;他贪玩,深夜与哈克潜入墓地;他失恋,遭尽折磨而离家出走......他几乎成了姨妈、老师心中的小魔鬼,却是小伙伴们羡慕的对象,大概也是我们童年时代的向往。
但这些都无法让我们难过,反而认真喜爱起他来。他的每一次错误,都受到了小小的责骂与惩罚;他的每一出恶作剧,尽是我们孩童时犯过或是想要而不敢的;他的每一个想法,也全透露着纯真与稚气。就连绝望过无数次的姨妈,也依然对他充满着怜爱。
甚至还有些许的片段,让我们不禁为其动容。汤姆在礼拜天被罚粉刷栅栏时,居然假装津津有味并意义非凡,惹得小伙伴们用大量的玩具,换取片刻享受劳动的快乐。汤姆对贝姬一见倾心,立刻痴迷起来,竟卧躺在她家的花园里,像是殉情,却被冷水泼走。汤姆成绩极差,却用粉刷栅栏得来的玩具,换了大量的成绩票据,从而唯一地获得了学校至高无上的荣誉--《圣经》,却瞬间让校长在全镇面前丧尽颜面。他因心爱女孩的在场,竟然忘了撒谎,获得了一顿责罚,却因祸得福,向女孩表达爱慕,并信誓旦旦订婚,充满纯情与稚趣。
马克吐温是一个故事高手,他似乎揣摩透了男孩的心理特征,并更加生动、真实的表现出来,让我们为这些片刻喝彩、欢乐。
终于,冒险开始了。在姑妈与失恋的双重折磨下,他选择了离家出走,追求自己的梦想:“这是海盗汤姆.索亚!--加勒比海盗的黑衣复仇侠!”。带领着海上恐怖乔.哈帕与红手哈克芬。他们偷窃了小木筏,并驾驶它航行到了一座孤岛,享受彻底的自由。孩子们在毫无拘束的胡闹与嬉戏中,得到了由衷的幸福。这当然无法长久,第二天傍晚便开始想念河对岸的家。汤姆夜色中潜入家里,听到了姨妈与哈帕太太的倾诉的伤痛,他默默地站立在睡熟的姨妈面前,哭泣着吻了她。但另一“天才计划”即刻在他的脑海中形成,并作为终极的秘密,以平息伙伴们因思乡之情而即将引发的“叛乱”。五天后的周日,他们竟然神奇般的出现在了自己的葬礼中!牧师与全村人民从极度的悲伤中立刻充满了喜悦,那是来自上帝的赐福。当然,除了亲吻与感激,还有无尽的巴掌,这都是对他关爱的由衷体现。
当然,还有女主角贝姬,她同样痛心于汤姆的失踪,可因爱情中自尊心的作祟,依旧记恨他的错误。她拒绝了道歉,同时用讽刺与各种举动来刺激汤姆脆弱的神经。贝姬甚至有些幸灾乐祸地看着他因冤屈而受罚,但汤姆却勇敢地替她承担了错误。虽受到了严酷的惩罚,却英雄般彻底俘获了女孩的心,正如影片《那些年一起追的女孩中》柯滕替沈佳怡受罚一般。
哦,还有另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并未因汤姆短暂的海盗生涯而消失。出逃前,汤姆曾与哈克深夜潜入墓地玩耍,却亲眼目睹了一场凶杀。凶手印第安人乔嫁祸于莫夫.波特,而我们的冒险家们却因为恐惧被追杀而相互立誓保守秘密。但看着可怜的波特即将迈向审判台,汤姆的内心在承受极大的折磨,哈克也不例外。但“可怕的实情,从曾用最毒的毒誓封住的嘴巴里吐了出来”,汤姆再一次成为了全村的英雄,而哈克“对人类的信心就当然无存了”。
冒险的天性,“产生一种要到某个地方去挖掘宝藏的强烈愿望”,也再次让汤姆与哈克迈上了历险的征程!在鬼屋挖宝的过程中,居然又遇上了恶魔乔。他与同伙在计划恶行的同时,居然挖出了鬼屋中的宝藏!汤姆虽然害怕乔的报复,但依然被那笔财富深深地吸引着,与哈克共同跟踪这个恶魔。就在汤姆参加贝姬野餐会的那晚,哈克的跟踪摧毁了乔团伙对寡妇家的恶行,而汤姆则分头行动,发现了乔的藏身地点及那笔财富,虽然他那时正与贝姬迷路在玩耍的山洞中。
虽然汤姆与贝姬浪漫的洞中探险,着实遭遇一番苦难,但我们丝毫不用担心汤姆身上那神奇般幸运的力量。他不仅带着贝姬在三天三夜的饥寒交迫后,成功离开了村民花费几天未能发现他们的迷洞,还一举捣毁了恶魔乔的老窝,堵死了乔的出路,并与哈克一起找到了藏身于“二号十字架”的财宝。
汤姆彻底俘获了贝姬的心,而他的壮举以及深厚的财富,使得贝姬的法官父亲也对汤姆青睐有加。而曾经流浪的哈克,也受到了寡妇过于悉心的照顾,而成为了一个十足的小绅士。即使他曾无法忍受这种灵魂的舒服而逃回他的“木桶”家,但汤姆最后的善行便是劝哈克回归,当然用了小强盗的逻辑。
但愿这两位曾经的小“恶魔”,能最终走上绅士之路,实现富足、正统、无忧的道德生活。如果真如此圆满,倒是要让我们失望啦。作者最后也没有如期望般给出了他们今后的生活状况,但显然在另一部以哈克为主角的《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中,让冒险旅途继续。
我已经忍不住想要去读接下来的故事了。
后记:我得承认,这是一篇糟糕的笔记,因为如果从纯文学的角度去评价一部伟大的作品,那便是我的软肋,甚至显得无力与痛苦。当然,这并不妨碍我对这部作品的喜爱,因为即使在写读书笔记的过程中,回顾那些片段,也依旧能让我欢喜与满意。也许,从个人角度来讲,读书笔记便是能让我再次回味书中的精彩片段,以及加深对于经典的印象。从这个角度讲,读书笔记便是对自己有着莫大的意义了。至于朋友们的感受,那我只能祝以美好的期望。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3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5分
-
网站更新速度:3分
-
使用便利性:9分
-
书籍清晰度:7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4分
-
是否包含广告:9分
-
加载速度:9分
-
安全性:7分
-
稳定性:6分
-
搜索功能:8分
-
下载便捷性:5分
下载点评
- 好评多(673+)
- 引人入胜(257+)
- 章节完整(567+)
- 四星好评(83+)
- 藏书馆(121+)
- epub(374+)
- 值得下载(475+)
- 速度快(332+)
- 强烈推荐(137+)
- 目录完整(330+)
- 好评(100+)
- 无水印(531+)
下载评价
-
网友 利***巧:
( 2025-01-20 02:47:28 )
差评。这个是收费的
-
网友 郗***兰:
( 2025-02-03 22:08:27 )
网站体验不错
-
网友 师***怡:
( 2025-02-04 07:29:16 )
说的好不如用的好,真心很好。越来越完美
-
网友 国***芳:
( 2025-01-27 18:41:02 )
五星好评
-
网友 印***文:
( 2025-02-10 07:41:31 )
我很喜欢这种风格样式。
-
网友 车***波:
( 2025-02-01 02:31:05 )
很好,下载出来的内容没有乱码。
-
网友 常***翠:
( 2025-01-27 06:48:48 )
哈哈哈哈哈哈
-
网友 訾***雰:
( 2025-02-07 09:36:53 )
下载速度很快,我选择的是epub格式
-
网友 索***宸:
( 2025-02-02 00:29:59 )
书的质量很好。资源多
-
网友 宫***玉:
( 2025-02-02 01:43:12 )
我说完了。
-
网友 沈***松:
( 2025-01-30 14:46:06 )
挺好的,不错
-
网友 孙***美:
( 2025-02-12 07:23:27 )
加油!支持一下!不错,好用。大家可以去试一下哦
喜欢"中国画考级 应试指导 花鸟画"的人也看了
-
3ds max室内外效果图制作完美学习手册(附光盘)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金融学观点的随机微积分基础ELEMENTARY STOCHASTIC CALCULUS, WITH FINANCE IN VIEW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正版现货 统计学导论 第三版 第3版 曾五一 肖红叶 经济与管理类统计学系列教材 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 -科学出版社全新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女人热养 男人冷养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周代南土历史地理与文化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深奥的简洁 从混沌、复杂到地球生命的起源精选34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实用血液细胞检查及图解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经纶学典18年小学数学知识大全小升初六年级数学知识复习大全升学冲刺知识要点重点小学题目复习题教材每日一练数学作业尖子生练习正版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公文式教育:打造天才大脑的益智手工——剪一剪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 50974-2014实施指南(修订版)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2022 道德与法治中考总复习 决胜中考 从模拟到实战 三轮总复习 专业梳理 高效提分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小猪噜噜的奇遇(彩图注音版)小学生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用谷歌关键词广告赚大钱 (美)科姆 著,毛心宁 译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正版书】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千家诗诵读本(升级版)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农业灌溉排水工程技术/全国水利行业“十三五”规划教材(职工培训)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防水工从新手到高手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呆萌可爱的动物造型羊毛毡口金包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聚能闯关期末复习冲刺卷:科学(九年级下 2017春 浙教版 全新升级版)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综合英汉科技大词典(第2版)(精)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基础美术起步训练大范本临摹——动态速写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认识与治疗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绝味爽口凉拌菜·小菜一碟系列 段晓猛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正版保证】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我们中国了不起:上天入地的高科技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最太湖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山海经》学术史考论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生活之书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俄语历届考研真题详解(修订版)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作者编辑常用标准及规范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9787505132078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精)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3分
人物塑造:6分
主题深度:6分
文字风格:7分
语言运用:4分
文笔流畅:5分
思想传递:8分
知识深度:3分
知识广度:7分
实用性:7分
章节划分:6分
结构布局:3分
新颖与独特:9分
情感共鸣:9分
引人入胜:6分
现实相关:9分
沉浸感:6分
事实准确性:8分
文化贡献: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