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外科学(供口腔医学类专业用)/口腔医学专业必修课考试辅导教材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azw3 电子书 免费 下载地址

口腔颌面外科学(供口腔医学类专业用)/口腔医学专业必修课考试辅导教材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azw3格式下载

口腔颌面外科学(供口腔医学类专业用)/口腔医学专业必修课考试辅导教材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azw3电子书网盘下载地址一

口腔颌面外科学(供口腔医学类专业用)/口腔医学专业必修课考试辅导教材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azw3电子书网盘下载地址二

口腔颌面外科学(供口腔医学类专业用)/口腔医学专业必修课考试辅导教材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02348380
  • 作者:郑谦 
  • 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4-11
  • 页数:222
  • 价格:19.6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4-07-02 05:51:16

寄语:

新华书店正版,关注店铺成为会员可享店铺专属优惠,团购客户请咨询在线客服!


内容简介:

《口腔颌面外科学(供口腔医学类专业用口腔医学专业必修课考试辅导教材)》为医学院校教学参考资料,由有名专家教授根据近期新教材内容和各自从事教学及实践经验编写而成。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检查

第三章 口腔颌面外科麻醉、镇痛及重症监护

第四章 牙及牙槽外科

第五章 种植外科

第六章 口腔颌面部感染

第七章 口腔颌面部损伤

第八章 口腔颌面部肿瘤

第九章 唾液腺疾病

第十章 颞下颌关节疾病

第十一章 颌面部神经疾患

第十二章 先天性唇、面裂和腭裂

第十三章 牙颌面畸形

第十四章 口腔颌面部后天畸形和缺损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本书是口腔医学专业必修课考试辅导丛书的一个分册,由著名专家、教授根据最新教材内容和各自从事教学及实践经验编写而成。

书中章节安排与教材一致,各章都有教学内容和目的要求、重点难点、试题及参考答案等部分。试题中囊括了常考的知识点,具有典型性,利于巩固并提高对知识点的理解。可供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学习及教师教学辅导参考,亦可供研究入学考试及执业医师考试复习参考。


精彩短评:

  • 作者: 弗洛男德 发布时间:2019-11-18 05:14:35

    一个注释没有啊 丰子恺的插图倒蛮有意思

  • 作者: 风流云散 发布时间:2017-10-31 17:25:06

    网络原名《群魔》,简体版商业志改成了这么个臭长又莫名其妙的书名。

    对谢禹×陈楷这对没什么感觉,但是对陆维止×穆回锦这对感触良多。陆给了穆骨架、皮肉、毛发,却在给他灵魂之前死去了,就好像画家画了龙,却没来得及点睛。皮格马利翁创作出的雕塑爱上了她的创造者,却永失所爱。她没有塑造自我的能力,于是就成了一个未完成的雕塑,永远不会有灵魂,只能行尸走肉般游荡于人间。渥丹对导演×演员cp的执念好深,除了陆穆之外,还有唐棣文×岳江远。

    「直到又一名客人推门而入,他带来枯黄的叶子和漫天的寒风。扬长而入后,他只是走到书柜前,在那厚厚一叠的新书堆上拿起一本,修长的手指一如枯骨,划过传记主人名字的瞬间,仿佛一缕苍白的风。」

  • 作者: 林梦蛇 发布时间:2020-09-24 19:49:38

    功利主义,就是将利益置于一切之上,毫无感情而言。

  • 作者: 发布时间:2013-11-27 08:55:51

    :O123.6/1

  • 作者: 琴斋书话 发布时间:2019-08-15 22:43:49

    ●顾随,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化界最有影响力的学者之一,培养出如叶嘉莹、周汝昌等多名享誉中外的弟子。他更是被称作“最帅的国学大师之一”,曾先后在燕京、辅仁、北师范等大学执教。他讲课时氛围非常活跃,叶嘉莹曾这样评价:“先生之讲课,直可说是飞扬变化,一片神行。”●

    经师易得,人师难求,而顾随先生给予人的正是心灵的启迪和人格的提升。后来叶嘉莹在半生的流离辗转中,一直将当年听顾随讲课时的笔记随身携带。●这就是后来的《传学》——全本六十多年后才作为成书问世。它是顾随传习人文,培育人才,启迪人生的集大成之作。徜徉在文学内外,求索于历史上下,归结于真、善、美之上。《传学》以中国文学的发展为顺序,章节完整清晰,体系浑然而成,是洋溢着生命力的一部中国文学史、文化史、国学史。●有人说木心和陈丹青合.......

  • 作者: 小心 发布时间:2010-08-19 03:38:33

    最好的一本ADO.NET书


深度书评:

  • 读杨焕亭《汉武大帝》

    作者:深莫 发布时间:2020-08-12 21:45:30

    忘记花了多少天,微信读书告诉我时间一共是33个小时,我终于把杨焕亭先生的巨著,百万长篇《汉武大帝》给读完了。

    序言中把该作品与孙皓晖先生的《大秦帝国》与姚雪垠先生的《李自成》并列,也是我最开始读时的原动力,我也非常喜欢点那些别人的评论,键盘侠们自己不会写,批评起来那是面面俱到,反正骂总比夸容易。

    从篇幅上看来,《大秦帝国》大概有五百多万字,《李自成》有三百多万字,百万长篇的《汉武大帝》明显单薄了一些,可也正是因为篇幅较短,更能让人读得下去。

    《李自成》我没读过,这次列入了书单,不过可能短时间内不会去读,毕竟太长了。《大秦帝国》我分了三次去读,花多少时间已无法计量,好歹情节生动,终于也读完了,这是我读过的最长的小说,尽管精彩纷呈,但应该不会有时间再去读一遍了。

    《汉武大帝》曾有同名电视剧,根据《史记》、《汉书》改编,但电视剧的演绎形式明显和小说是不一样的,而且该电视剧我也没看过,因此无法对比,倒是二十世纪初引爆全国的电视剧《大汉天子》,讲的也是汉武帝的故事,我三部全部看过,因此在阅读的时候,往往会以电视剧《大汉天子》的情节去做对比。

    写作手法上对比的自然是《大秦帝国》,汉武帝与秦始皇有很多的相同之处,比如都是从太子身份荣登宝座的,然对于后世的影响都超越了其先辈们。给秦皇嬴政留下丰厚家底的是秦孝公以来各位君主的励精图治,给汉武帝留下足矣抵抗匈奴国力的则是文景之治。同样受前人馈赠的乾隆皇帝,则被后世认为是败家子的典型,毕竟时代不同,人物本身也不同,导致结果不同。

    留给我们现在的历史是什么?是当时史家的文字,至于真相到底为何?早已无法考证,而司马迁得到的汉武帝时期的史料是其亲身经历的时代,虽然也有自己的感情偏好,但事实大抵不会差太多。尽管不可能面面俱到,那也是从多方面去表达当时的政治生活。为什么司马迁与《史记》出现在汉武帝时代,而不是在其他的时代,从文字出现到汉武帝时代也已有了好几千年,为什么就没有相似的作品呢?司马迁个人本身的出现是一个原因,秦始皇焚书坑儒也是一个的原因,却也从侧面反应出汉武帝时代的盛世以及汉武帝本身对司马迁的包容。

    历史小说呢?在基于部分的史实上,加入作者自己的想象,尽可能把不全地、残缺的史料变得有血有肉,尽管很多时候也会因为剧情需要改变一些既有史料记载的“史实”,但作者也总是想着尽可能展现最真实、最说的通的一面。就连金庸先生也说,既然没有证据能证明黄药师这么一个人物不存在,那说不定那个时代正好有这样一个人,也正好叫黄药师呢?

    历史小说当然不能当史实看,很多时候越去套历史事件可能会越生硬、不生动,但那些名字、那些事件,大体都能在我们脑海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此再去读枯燥的史书理解起来岂不容易得多?也许这就是历史小说的一大贡献,也是我愿意去读的原因。有些时候,我宁愿相信作者写的就是史实,毕竟对于大多数我这样的非专业人士也不会去深入研究这部分的历史,脑海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可以讲给后人听,也就够了,谁是史书写的就一定是事实了呢?

    写史书的人对历史真实人物有偏好,写历史小说的人同样也有,甚至于我们每个人,面对同样发生过的事,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判断。司马迁的《史记》是纪传体小说,是以人为主线的,免不了后来者在历史小说的创作上以人为最重要的载体,比如我《汉武大帝》主要是在写汉武帝刘彻,然后是围绕其身边的一些历史人物。

    人是丰富多彩的,是方方面面的,是各方矛盾的,但是在小说的创作中,人必须有强烈的性格倾向与价值观倾向,好人就应该是好人,坏人就应该是坏人,或者在某个特定时期就该分好人与坏人,而在事实中,往往都是矛盾的,更加合理的解释应该是一个人会因为自己的利益变得时好时坏,倒是《汉武大帝》中的田玢,有这样的一面。尽管在作者眼中可能只是一个贪婪的外戚,没有能力虚坐高位,在《大汉天子》中更是一个小人,可从围绕这个人的历史事件看,曾作为宰相田玢也有着其积极的一面,能办事的一面。或许只是刘彻讨厌他,或者司马迁讨厌他,以至历史评价这个人都没有什么好话。

    相反的是贤后卫子夫,记得前几年还有一部以《卫子夫》为名的电视剧,讲的主要人物自然是卫子夫,这个人到底怎样我不知道,但不管从《汉武大帝》还是《大汉天子》,几乎没有对于她的坏话,我相信历史记载中,这个人也肯定贤惠无疑,几乎是个完美的人物。可这样一个人为什么结局会这么惨?真的只是因为在皇家么?有没有什么隐情自然早已无法考证,但我更愿意相信人都是有着各个方面的,远不是历史呈现我们的那样。

    尽管很多时候会因为情节需要而虚构故事,但在虚实的处理上,《汉武大帝》是做的十分让人满意的,我查询多大多数人物的生平及事件介绍,结局大体不差。更难得的是人物的死亡时间,几乎与史载一致,这让我十分欣喜。

    由于电视剧的受众文化程度更低,改编起来就更加离谱了。记得《大汉天子》第一部里面,少年刘彻的伙伴是李陵、张汤、郭舍人、灌夫,在《汉武大帝》中,郭舍人的名字就出现过一次,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提到一次,难道是受电视剧的影响?灌夫和李陵与刘彻的年纪相差确实是大了点,也不知道电视剧为什么要选这几个人成为刘彻年少时的伙伴。为了突出刘彻与窦氏的矛盾,魏其候窦婴变成了卑鄙小人。东方朔更是被神话,连推恩令的功劳也被算在了他的头上。

    由于电视剧里面人物较少,很多人硬是在每一部的最后死去,或者只出现在一部中,跨越三部的人物除了刘彻、卫子夫、卫青之外,只剩一个虚构的秋蝉了。这让人很不舒服,历史也绝不应该是这样的,每一部的时间设定可能时隔几年,但总不至于前面的人都默默消失了,后面的人又突然出现了。

    《大汉天子》电视剧第二部中最精彩的人物主父偃,在《汉武大帝》中只是昙花一现,很快被处死了,倒是那个被主父偃一直碾压的汲黯在《汉武大帝》中是十分精彩的人物,在朝中的影响力举足轻重,甚至汉武帝给他特别待遇,见面时总是衣冠楚楚。在电视剧中完全看不出汲黯有什么好的品格,但是在《汉武大帝》中,我看到了一个类似包拯的人物,那气节、那衷心,实在让人神往。

    不得不提的抗匈奴将军,卫青、霍去病,大汉朝的中流砥柱,匈奴闻风丧胆的大将军、骠骑将军,或许是司马迁对他们太过喜爱,满是赞美之词,不管在电视剧里面还是在小说里,将军的出现,总让人为之振奋。杀伐决断、智慧勇气,名将风范。李广无疑是司马迁和本书作者喜欢的人物,无奈刘彻不喜,在卫青、霍去病的光环下,老将军根本没有发光发热的余地,而刻意更改李广的行军路线以至李广最后自杀,也成了卫青唯一黑化的地方。而这一切,是不是司马迁的主观评价,是否还有其他的真相,不得而知了,但我更愿意相应司马迁的品行,连死都不怕,为什么要对某些人造谣或者污蔑呢?

    文官就更多了,除了司马相如、董仲舒、张骞、苏武、东方朔、司马迁等特别有名的人物外,很多人物都是在《汉武大帝》中第一次见到,这也是我读这本书的原动力,通过一些有血有肉的故事,记住一些人名,电视剧的意义可能也在于此,很多年后,我们会忘记了故事,但那些名字,说不定就突然想起来了。

    再来说说主角刘彻,之前对于汉武帝的理解是一个运气很好又有能力的帝王,接手了父亲与祖父巨大的遗产之后,在壮年成为皇帝,那是国家的幸运,也是皇帝的幸运。多少人少年天子,多少人老年太子,那都是很不理想的状态。其实如果真的做得到,刘彻在太子成年后就应该做太上皇,让年轻气壮的太子成为皇帝,对王朝无疑是最好的。

    出征匈奴的勇气,凿空西域的设想,任用贤能的度量,废除老旧的新思想,很多都是开创性的,对于现在来说可能真不是什么,但是在当时,在几千年前,哪一样不是伟人才能做出来的?甚至卖官鬻爵,也在汉武帝时期开了先河。

    在《汉武大帝》中看到了早年汉武帝的英明神武,也看到了穷兵黩武,会用人,也有人才在身边,而很多时候需要看到,汉武帝对付匈奴的底子很多是靠前辈留下来的,刘彻只是运气好一点而已,在理想的年龄接手了强盛的国家,给千古帝王创造了最重要的条件。

    追求长生,识人不明,用人不察,听不得逆耳忠言,一意孤行,多疑猜忌,老年人该有的问题刘彻也都有了,要不是年轻时候把对手打趴下,估计晚节不保都有可能。也是精力旺盛,六十多少晚年得子,还肯定是亲儿子,不然也不会轻易传位了。钩弋夫人也真是一个悲剧,一定要死么?一定要死。汉武帝的中后期,王朝的衰弱,当然由于长年的战争敌人也在衰弱。像极了长平之战后秦赵双双衰弱,要是霍去病没有死去,要是武皇帝一鼓作气,历史的走向又会如何?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有句话叫伴君如伴虎,实在是贴切到极致,甚至可能只因为一句话说错,遭到身首异处的下场,那个可以诛灭九族的时代,必须活得小心翼翼,才能保护家人。这么多的王爷谋反,诛九族时,咋就不把皇帝也诛了呢?没办法,人治的时代,什么话不都由着皇帝说了算?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与权力的顶峰实在有无穷大倍的差距。看,那汉武帝时期的十三任宰相,竟然超过一半是自杀或者被杀的,而宰相一职也成了汉武帝时期最高危的职业,一度没有人敢任。

    有人说《汉武大帝》只是把各个历史事件拼凑在一起,可读性很差,对于那个年代的事,还能怎么写?自编人物说史实不符,与史实相符的事件又说生搬硬套,要么笔给你?也有人说很多人物从天而降,也有很多人物没头没尾,比如东方朔、汲黯、平阳公主,明明刻画得很多的人物,连个结局都没有交代,缺乏完整性。司马迁的《史记》中,很多人不也不知道结局么?很多没有来由的事,怕是作者出于谨慎不敢写吧。

    那个科举制度还远没有发明出来的时代,那个依靠两千石以上官员推荐贤良的时代,人才辈出,在中华大地上写下的壮美的诗篇,尽管人民生活在史料中出现得太少,也是历史小说所欠缺的地方,但又不得不说一声,人民万岁,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绝不会是一两个伟人,而是广大的劳动人民。

    那个时代,那么多英雄的时代,对于老百姓来说算不上一个好的时代,在书中展现了一个侧面,感谢作者,也感谢微信读书,让我度过了这样一段时光,这个时光里,我仿佛是一个见证者,看着一个个历史事件真的就这样发生了。

  • 爱虽盲目却不耳聋

    作者:Passenger 发布时间:2014-01-27 15:24:25

    我觉得用《The Holy Innocents》中,“爱虽盲目却不耳聋”这句话作为标题蛮合适的。在马勒十年间写给妻子阿尔玛的信件中,毫不掩饰对妻子的爱。男人是视觉动物,女人是听觉动物;对于女人,很难抗拒一个男人真诚地、坦率地、无保留地表达他自己的感受和对自己的爱意吧。

    这十年信件,包含了马勒爱恋阿尔玛、结婚生子到长女夭折、妻子阿尔玛精神出轨、身患疾病,弥留之际时写给妻子的信和明信片。马勒因工作需要经常外出,他几乎是天天与阿尔玛通信,甚至有时一天写两三次;信中无所不谈,工作行程安排、作曲或指挥遇到的问题、最近读的书、遇见的人,抱怨酒店提供的食物,关心妻子的身体;还包括一些小事,诸如衣服掉了几个扣子、花多少钱买了辆自行车等等。但无论是什么内容的信件,通常都是以“最最亲爱的阿尔玛”、“最最最亲爱的阿尔玛”或是“我的至爱”开头,动不动就“献上我全部的爱”、“我渴望你!”,“以一千个吻及拥抱”为结束语。对于面对不爱的人这样表达,是肉麻死,但是来自爱人表达,是幸福死吧。

    马勒虽然比阿尔玛大21岁,但也是一个可爱的老男人,偶尔说一些俏皮话,称阿尔玛为“小心肝”、“我的小流氓”、“你个小坏蛋” 等等,也会调侃自己年纪,署名为“你的老Gustl”。

    马勒像个渴望得到母亲关注的小孩子似的,他会因为没有收到妻子的回信而失落并督促阿尔玛多写些信。一次马勒撒娇:“我很想念三个小恶魔(阿尔玛和两个孩子)。坦白地说,我对年纪最大的那个相当不满:总是不写信!Almschi!真差劲。我决定不再想它。等我周六上午回去,坐在我的浴缸里,我会好好收拾你的。”

    对于妻子不在身边,马勒表示非常非常想念阿尔玛,对于没有阿尔玛的他来说,一切都像“只烧开了一半”的水。“当我独自一人,总觉得被掏空,遗失了另一半。”这话多赞!不得不说,有文学造诣的男生,在把妹方面真的一点不吃亏!

    让马勒这么爱的也不是个普通的女人。阿尔玛年轻美貌、家世也不错,在绘画及音乐方面都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读书也多,阿尔玛曾说过,马勒的藏书量不及她多。这么优质的女子,当然追求她的人也不少,在婚前婚后,都有爱慕她的人。

    阿尔玛曾对马勒说:“我爱一个男人唯一爱的是他的成就。他的成就越大,我会更加爱他。”

    马勒:“那对我来说是相当危险的。要是有人比我强呢?”

    “那我将会爱他,”阿尔玛回答。

    “那我就没什么可担心的了,我知道没有人可以超越我。”

    “如果你突然得了一种让人变丑的疾病,比如说天花,你的脸将满是疤痕,再没人发现你有吸引力的时候,我将向你展示我对你最真实的爱情。”

    这段话最后一句还是能看出马勒有些不自信,书里也有说马勒因为年纪问题对阿尔玛始终有愧疚感。也许有这个原因,马勒在得知阿尔玛婚内与一名年轻建筑师相爱后,马勒对阿尔玛说:“不管你做什么样的决定,你都是对的。”而阿尔玛表示:“但是我并没有选择!或许我这么多年来的确与孤寂沮丧相伴,我的青春年华也早已不再,但是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这样的日子,从来没有想过没有马勒的生活,更不用说想着生活中会有另一个男人。马勒永远都是我全部的中心。”并且写信给那位建筑师:我必须下定决心。在我的婚姻中,有过最最不可思议的经历,我想说只要我留在他的身边,爱是如此无边无际。虽然发生了些什么,但只要我留下,他就能活着,如果我离开,他会死。

    阿尔玛没有离开马勒,但也没有断了与建筑师的联络,只是要求对方要更谨慎些,她给他写信:“我知道在当下这一刻我完完全全属于你。”她称自己为“你的妻子”,并表示“愿意成为你孩子的母亲,我愿意为孩子们付出全部的时间直到我们再度紧紧相拥,我们将比以往更快乐,我们的爱不再踌躇。”

    怎么都觉得阿尔玛在感情中的角色更像属于男人的,一边对家庭婚姻有责任感,坚持善始善终,另一边又不可自拔地爱着情人。

    最后几封信有点不忍心读,那时的马勒饱受疾病缠身的痛苦,同时又因害怕失去阿尔玛而战战兢兢,他写的诗句都阴霾笼罩,充满绝望感。

    Anyway,读信件总是让人愉悦的,即使不是写给自己的(我特么不能移情么,哼~)。

    相比通讯发达、社交软件日趋繁多的今天,写信变成了一件奢侈的事,真是不幸!

    白纸黑字,流年如歌。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5分

  • 人物塑造:8分

  • 主题深度:3分

  • 文字风格:7分

  • 语言运用:3分

  • 文笔流畅:9分

  • 思想传递:5分

  • 知识深度:5分

  • 知识广度:8分

  • 实用性:7分

  • 章节划分:4分

  • 结构布局:5分

  • 新颖与独特:4分

  • 情感共鸣:5分

  • 引人入胜:9分

  • 现实相关:9分

  • 沉浸感:3分

  • 事实准确性:5分

  • 文化贡献:6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7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3分

  • 网站更新速度:7分

  • 使用便利性:7分

  • 书籍清晰度:3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5分

  • 是否包含广告:9分

  • 加载速度:4分

  • 安全性:5分

  • 稳定性:3分

  • 搜索功能:8分

  • 下载便捷性:8分


下载点评

  • 无漏页(233+)
  • 傻瓜式服务(677+)
  • 赚了(387+)
  • 微信读书(134+)
  • 章节完整(513+)
  • 方便(673+)
  • 目录完整(673+)
  • 服务好(609+)
  • 经典(653+)

下载评价

  • 网友 师***怀: ( 2025-01-27 01:59:52 )

    好是好,要是能免费下就好了

  • 网友 丁***菱: ( 2025-02-11 01:23:06 )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 网友 家***丝: ( 2025-02-02 03:19:16 )

    好6666666

  • 网友 饶***丽: ( 2025-01-31 13:05:44 )

    下载方式特简单,一直点就好了。

  • 网友 师***怡: ( 2025-02-05 22:26:18 )

    说的好不如用的好,真心很好。越来越完美

  • 网友 林***艳: ( 2025-02-22 16:19:59 )

    很好,能找到很多平常找不到的书。

  • 网友 宫***玉: ( 2025-02-07 00:59:01 )

    我说完了。

  • 网友 堵***洁: ( 2025-01-30 12:15:53 )

    好用,支持

  • 网友 堵***格: ( 2025-02-14 01:47:50 )

    OK,还可以


最新书籍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