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国学经典 azw3 电子书 免费 下载地址
论语/国学经典azw3电子书网盘下载地址一
- 文件名
- [百度网盘 下载] 论语/国学经典 azw3格式电子书
- [阿里云盘 下载] 论语/国学经典 azw3格式电子书
- [腾讯微云 下载] 论语/国学经典 azw3格式电子书
- [坚果云 下载] 论语/国学经典 azw3格式电子书
- [迅雷下载 下载] 论语/国学经典 azw3格式电子书
- [华为网盘 下载] 论语/国学经典 azw3格式电子书
- [天翼云盘 下载] 论语/国学经典 azw3格式电子书
- [360云盘 下载] 论语/国学经典 azw3格式电子书
- [夸克网盘 下载] 论语/国学经典 azw3格式电子书
- [115网盘 下载] 论语/国学经典 azw3格式电子书
- [蓝奏云 下载] 论语/国学经典 azw3格式电子书
- [城通网盘 下载] 论语/国学经典 azw3格式电子书
- [本地下载 下载] 论语/国学经典 azw3格式电子书
论语/国学经典azw3电子书网盘下载地址二
- 文件名
- [百度网盘 下载] 论语/国学经典 azw3格式电子书
- [阿里云盘 下载] 论语/国学经典 azw3格式电子书
- [腾讯微云 下载] 论语/国学经典 azw3格式电子书
- [坚果云 下载] 论语/国学经典 azw3格式电子书
- [迅雷下载 下载] 论语/国学经典 azw3格式电子书
- [华为网盘 下载] 论语/国学经典 azw3格式电子书
- [天翼云盘 下载] 论语/国学经典 azw3格式电子书
- [360云盘 下载] 论语/国学经典 azw3格式电子书
- [夸克网盘 下载] 论语/国学经典 azw3格式电子书
- [115网盘 下载] 论语/国学经典 azw3格式电子书
- [蓝奏云 下载] 论语/国学经典 azw3格式电子书
- [城通网盘 下载] 论语/国学经典 azw3格式电子书
- [本地下载 下载] 论语/国学经典 azw3格式电子书
内容简介:
古人半部《论语》治天下,今人半部《论语》修自身。尽管《论语》只是一些简单的对话,但包含了大量为人处世的大原则、大道理。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形象地把孔子创始的儒家思想比作“粮食店”。
可以说,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思想,很多都是我们这个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精神食粮”。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 语录之体,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行,书中用简洁而又含义隽永的语言,讲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
孔丘著,陈典译注的《论语/国学经典》添加详尽注释,有白话译文,并辑录朱熹、程颢、程颐及张居正等人对论语的点评,颇具阅读和收藏价值。
书籍目录:
学而篇
为政篇第二
八佾篇第三
里仁篇第四
公冶长篇第五
雍也篇第六
述而篇第七
泰伯篇第八
子罕篇第九
乡党篇第十
篇第十一
颜渊篇第十二
子路篇第十三
宪问篇第十四
灵公篇第十五
季氏篇第十六
阳货篇第十七
微子篇第十八
子张篇第十九
尧曰篇第二十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孟懿子(1)问孝,子曰:“无违。(2)”樊迟(3)御(4),子告之曰:“孟孙(5)问孝于我, 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1]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2]。”
子游[1]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1]。有事,弟子服其劳[2];有酒食,先生馔[3],曾是以为孝乎?”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1],如愚。退而省其私[2],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古人半部《论语》治天下,今人半部《论语》修自身。尽管《论语》只是一些简单的对话,但包含了大量为人处世的大原则、大道理。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形象地把孔子创始的儒家思想比作“粮食店”。可以说,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思想,很多都是我们这个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精神粮食”。《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首创语录之体,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行,书中用简洁而又含义隽永的语言,讲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
精彩短评:
-
作者: well 发布时间:2020-06-30 21:06:04
感觉孔子学说在当时就已经迂腐,克己复礼未必比当时权力下移更好,一味尊上斥下反而导向法家集权,周公所述尧舜文武那些行王道天下归心的传说,恐非事实。越读感觉倒是越好,有一种让人感动的坚持,文人版心灵鸡汤。孔子设立了一种道德评价体系,引人去向往,这招很是巧妙,历史功过且不论。论语本身义理多有矛盾,也并不深。孔子和子路的个性有趣,繁文缛节谨小慎微反而妨害了这一点。
-
作者: 哭笑十笔 发布时间:2019-03-29 19:45:59
解读还是别看了吧
-
作者: 粗壮小苗苗 发布时间:2018-12-09 07:51:06
我觉得这个还不错
-
作者: 阿司匹林 发布时间:2011-01-18 01:18:03
TWB还是比较靠谱的.
-
作者: 阿斯特里昂 发布时间:2021-12-04 05:47:00
解读非得借古喻今,自己理解原文就很好了。
-
作者: lemuret 发布时间:2018-07-31 08:44:30
译者有些虽然是误读,但加入了张居正、二程和朱熹的注解还是很不错的
深度书评:
-
《论语》读书笔记
作者:墻後的真實 发布时间:2022-01-22 21:01:18
论语
孔丘著 陈典译注
172个笔记
◆ 学而篇第一
>> 子曰:“父在,观其[1]志;父没,观其行[2];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1]有道[2]而正[3]焉,可谓好学也已。”
>> 子曰:“不患[1]人[2]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知”是被动用法,“被……知道”。所以“患不知人也”的译文实则应该取“担心不被人知道”之意,全句可翻译为“孔子说,只要德才兼备,出类拔萃,就不怕人家不知道自己,就怕自己德才不备,没有特长不被人家知道”。
>> 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 把精力浪费在推销自己上,倒不如多多看书提高自己的学识修养。
◆ 为政篇第二
>> 子曰:“为政以德[1],譬如北辰[2],居其所[3]而众星共之。”
>> 孟武伯[1]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2]。”
>> 子游[1]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1]。有事,弟子服其劳[2];有酒食,先生馔[3],曾是以为孝乎?”
>> 子曰:“视其所以[1],观其所由[2],察其所安[3],人焉廋[4]哉?人焉廋哉?”
>> 子曰:“君子不器[1]。”
>>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1]其言[2]而后从之。”
>> 子曰:“君子周[1]而不比[2],小人[3]比而不周。”
>>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1],思而不学则殆[2]。”
>> 子曰:“攻乎异端[1],斯[2]害也已。”
>>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1]疑[2],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 八佾篇第三
>> 子曰:“射不主皮[1],为力不同科[2],古之道也。”
>> 孔子说:“射箭,不一定都射穿箭靶子,因为每个人的力量大小不同,这是自古以来的规矩啊。”
【解读】
射箭比赛主要用来陶冶情操,并不以能否射穿箭靶子上的牛皮为标准,这是因为人的力量有大有小,这是与生俱来的差距。射箭如此,为人处事也是如此。如果我们总是对别人很苛刻,责怪别人没有做到这个没有做到那个,结果,搞得自己身心俱疲,人际关系十分紧张。对人对事都多一份理解才能为自己创造一个宽松舒适的生活环境,获得内心的宁静与愉快。
>> 子语[1]鲁大师[2]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3]如也;从[4]之,纯[5]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皦,读作:jiǎo。该字古同“皎”,洁白,明亮意思。又玉石洁白的;分明;清晰:清白的意思。也是中国姓。
>> 皦
绎,(动) 〈书〉抽出或理出事物的头绪来:寻~|演~|抽~。
>> 绎
>> 子谓韶[1]:“尽美[2]矣,又尽善[3]也。”谓武[4]:“尽美矣,未尽善也。”
【注释】
[1]韶:相传是古代歌颂虞舜的一种乐舞。
[2]美:指乐曲的音调和舞蹈的优美形式。
[3]善:好,指乐舞的思想内容而言的。
[4]武:相传是歌颂周武王进军的一种乐舞。
宋·程颢、程颐:“成汤放桀,惟有惭德,武王亦然,故未尽善。尧、舜、汤、武,其揆一也。征伐非其所欲,所遇之时然尔。”
宋·朱熹:“舜绍尧致治,武王伐纣救民,其功一也,故其乐皆尽美。然舜之德,性之也,又以揖逊而有天下;武王之德,反之也,又以征诛而得天下;故其实有不同者。”
【译文】
孔子谈到《韶》乐,说:“《韶》乐的曲调是完美的,内容又是完善的。”谈到《武》乐,说:“曲调是完美的,但是内容却不完善。”
【解读】
音乐应该以“和谐”为美,除了曲调优美内容也应该积极高尚。只有尽善尽美的音乐才能使听者陶醉,唤醒听者追求真善美的心灵。《武》乐是表现周武王进军讨伐商纣的乐曲,尽管形式是正义的,但却没有做到“尽善”。真正的艺术是“真、善、美”三位高度一体的,评价一件艺术作品是好是坏,要看它是否同时具备了这三个要素。现代歌舞,很多都是只讲究形式美而忽略了内容的善,这是一种文化的退步。一味地求新求异,却不从内容的真善美上下功夫,创作出来的东西只能称作作品,而不是艺术。这点是值得我们现代人警戒深思的。
◆ 里仁篇第四
>> 子曰:“苟[1]志于仁矣,无恶也。”
>> 仁德之心的修养在于中正平和,对人对事不能感情用事,更不能偏执于爱或者恨。
>>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1]也,无莫[2]也,义[3]之与比[4]。”
【注释】
[1]适(dī):意为必行。
[2]莫:疏远、冷淡,引申为必不行。
[3]义:适宜、妥当、合适。
[4]比:亲近、接近、靠近。
明·张居正:“适,是必行的意思。莫,是必不行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无所谓必行,无所谓必不行,只要符合道义就可以了。”
【解读】
孔子一直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他认为有高尚人格的君子一定要为人公正、友善,处世严肃灵活,不会厚此薄彼。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没有什么是必须这样、必须不这样的,只要符合道义就可以。为政的人不应该有固执的成见,要按照道德规范的规定待人待物。推及个人也一样,为人处世不能单凭一己私见,这是道德修养的重要条件。堂堂正正的君子,为人应该公平友善,以道义为准则,有所为有所不为;对待世上万物不能绝对肯定也不能绝对否定。
换个角度来理解,只要不违背道义原则,对人对事就没必要过于追究,这一点似乎更符合我们现代人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态度。生活中,凡事持一种洒脱大方的态度,对于无关紧要、不违背原则的行为适当宽容,我们就会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我们的生活也会越来越轻松愉快。
>> 子曰:“放[1]于利而行,多怨[2]。”
>> 一个人如果处理任何事情都以自己能否获得利益为依据,只考虑自身得失,一心追逐一己私利,必然会遭受各方指责乃至怨恨。
>>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1];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 孔子说:“不担心没有职位,担心的是没有立足的能力;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要力求使自己成为能够被人知道的具有才德的人就行了。”
【解读】
不怕自己得不到职位,怕的是有了不错的职位自己却没有足够的能力去胜任。不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只要自己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才德具备了别人自然就知道你了。孔子多次提到“不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怕的是自己没有才能”这个话题,意在告诉我们:怀才不遇不必抱怨,扎扎实实去学习,具备了能使自己立足的才德了,别人必定重视你任用你。
>>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1]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2]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 孔子说:“曾参啊,我的学说贯穿了一个基本思想。”曾子说:“是。”孔子出去后,别的学生问曾子说:“这是什么意思呢?”曾子说:“他老人家的学说,就是忠恕之道罢了。”
【解读】
忠恕是为人的基本准则,忠于自己的人懂得爱惜自己,忠于职守的人能尽心尽力做好分内之事;有宽恕之心的人,懂得换位思考,能设身处地去体谅别人、包容别人。忠恕之道实际上就是将心比己,推己及人,这也正是仁的基本精神所在,是孔子所有学说中贯穿始终的要素。
>> 子曰:“事父母几[1]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2]而不怨。”
>> 孔子说:“侍奉父母,对他们的过失要婉言劝阻;如果父母不听从自己的心意,仍然要恭敬父母不要违背他们,虽然忧愁但不能有怨气。”
【解读】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父母是人,他们也会有犯错误的时候。身为子女,如果明明知道父母有过错却不去劝阻,这是陷父母于不义之中,也是不孝的行为。所以,当父母有了过错,作为孝子就一定要加以劝阻,但是,劝阻父母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言辞方式。子女应该做到态度恭敬、语言委婉,如果父母不听从劝阻,也不能大吼大叫去冒犯父母,更不能心生怨恨。简言之,劝阻要恰到好处,情理兼顾。能处理好情理适度很不容易,尤其对于如今社会的独生子女来说,更是难上加难。
现如今很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父母长辈对孩子十分溺爱,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很多孩子事事以自我为中心,毫不顾及父母感受。不孝不敬的行为时有发生,对待父母轻则吼骂,重则甚至粗鲁地动手,这真是大逆不道,让人寒心!
>> 好好想想,父母费尽艰辛养育了我们,不厌其烦地教导我们,我们怎么能够不孝敬他们,怎么就不能对他们多些耐心呢?对待父母的过错,耐心地将道理讲给他们听,如果老人一时半会儿明白不了,也要恭恭敬敬地侍奉他们,心里再多委屈也不要表现在脸上。这是我们现代人应该牢记的一点。
>>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1],耻躬之不逮[2]也。”
>> 孔子说:“古代的人话不轻易说出来,因为他们以自己的行为跟不上为耻辱。”
>> 做人要谨言慎行,对任何人不要轻易许诺,对任何事情不要轻易表态,因为如果你一旦做不到,就会失信于人,这样你的威信就降低了。所以,古人不轻易说话,更不说随心所欲的话,因为他们以不能兑现自己的允诺而感到耻辱。这就要求我们言行一致,多做少说。
夸夸其谈、言过其实的人,十有八九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只说空话不会给人带来任何发展机会,说话算话的人才受人尊敬。所以,我们任何时候说到了就要去做到,做不到就是自己食言,以后无论我们再说什么别人都不敢相信了。“轻诺则寡信”,任何事情答应得太快了就不容易兑现,而最可靠的办法就是先做后说,这样才能保证自己不在说话上失信于人。
>> 子曰:“以约[1]失之者鲜[2]矣。”
>> 孔子说:“因为约束自己而犯过失的人是很少的。”
>> 子游曰:“事君数[1],斯[2]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 【译文】
子游说:“事奉君主劝谏过于烦琐,就会遭到侮辱;对待朋友规劝过于烦琐,就会被疏远。”
【解读】
“距离产生美”,侍奉君主,交往朋友,都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对待君主过于亲近烦琐,会招致侮辱;对待朋友过分亲昵而不保持距离,就会遭受疏远。由此可见,人与人之间要和谐相处就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
任何人都有独立的人格,并且由于大家所处的环境、所受的教育、所经历的生活都存在差异,所以彼此对待同一事物有着各自的见解与需要是在所难免的,所以我们不能代替别人去考虑事情,更不能替别人做任何抉择。对于君主也好,朋友也好,我们能做到的只有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他们,听还是不听由他们自己决定。并且,事不过三,凡事只要说一遍就够了,不必反反复复一遍又一遍地去告诫,那样只能招来侮辱与疏远。
如今社会,如何与上司和朋友保持距离,维系恰如其分的关系更成了一门艺术。谁都想得到上司的赏识,但如果说话做事过于烦琐,必定招来上司厌恶。与朋友相处也是一样的道理,事事想要朋友采取你的意见,恨不能朋友的任何事情都按照你的想法去做,时间久了再亲密的朋友也会对你敬而远之。人与人之间,是相互接受相互理解的关系,所以说,保持适当的距离,大家才能和谐共处。
◆ 公冶长篇第五
>>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1]也。”
>> 子贡问道:“我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你,是一种器皿。”子贡说:“是什么器皿呢?”孔子说:“是祭祀时才用的尊贵的瑚琏。”
【解读】
瑚琏是一种高贵的玉器,普通百姓是不能用的,只有国家大典时才拿出来供于庙堂之上,平时都要珍藏起来保护好。所以,瑚琏这种庄严高洁的玉器就成了高贵的象征。子贡是个豪迈慷慨的人,他口齿伶俐,充满智慧。孔子以瑚琏作比来评价他,充分肯定了他的才能。但是,瑚琏因为太高贵而只有在祭祀时才拿出来用一下,又说明圣人认为子贡只是一个专才,而非通才。也就是说,在圣人眼里,子贡仍然没有达到“君子不器”的程度,只是仅仅拥有某一方面的才干而已。
精通一门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如果能德才兼备,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则更加可贵。做学问贵在先通后专,而后由专转通。这样不断深化自己所学的知识,循序渐进地扩展自己的视野,日积月累,必然会成为一个无所不知的通才。
>> 子使漆雕开[1]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2]。
>> 孔子让他的学生漆雕开去做官。漆雕开对孔子说:“我对这个还没有信心。”孔子听了很高兴。
>> 孔子一直秉持“学而优则仕”的教育方针,他认为学到了为人处世的道理,拥有了渊博的文化知识,就要去做官,以便为百姓服务、为国家做贡献。所以,他经常鼓励和推荐他的学生们去各地做官。当圣人让学生漆雕开去做官时,漆雕开却回答说他对做官还没有把握,想继续求学,晚点再去做官。孔子对这个刚正不阿,有自知之明的弟子很是欣赏。
所谓“人贵有自知之明”。漆雕开能够清楚地认识自己,认为自己对于做官还没有十足的把握,他不像一般读书人那样急功近利,一味追求功名富贵。这一点是我们很多人难以做到的。我们说做人应该自信,这点不假,但是我们要明白自信是建立在自己拥有足够的才能基础之上的。很多人对自己认识不清楚,以为自己无所不能、德才兼备,以至盲目自信,直到受挫才幡然醒悟,原来自己根本没有想象的那么优秀。
>> 季文子[1]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2]可矣。”
>> 季文子每做什么事情之前都要斟酌再三、反复考虑。孔子听到了,说:“想两次就可以了。”
>> 凡事不想一想就行动叫做莽撞,往往会后患无穷;三思而后行,则是慎重负责的表现,应该给予肯定。然而,如果遇事总是想得太多,瞻前顾后,反反复复,就容易陷入犹豫不决的境地,导致优柔寡断,错过处理事情的最佳时机。所以,处事多思是好的,但过分了也不尽善,这也正吻合了孔子“过犹不及”的思想。
做人做事应该小心谨慎,遇到事情不可惊慌失措,急于行动;但是过分小心,考虑得过多则会贻误时机。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是非、善恶都是相对的。所以一旦思考得太多,就会发现处处是矛盾,让人头绪混乱,更理不清事情的脉络。正所谓“当断不断,反被其乱”。一件事情考虑一下,再考虑一下就足够了,没必要反反复复做不了决定。如果第三次再考虑一下,就很可能会自相矛盾,最后放弃这件事。由此可见,凡事都有度,小心谨慎也要有个限度。
>> 子曰:“宁武子[1],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2],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 【译文】
孔子说:“宁武子这个人,在国家政治清明时,就显出聪明;在国家政治混乱时,就显得愚笨。他的聪明是人们所能做到的,但是他的愚笨别人却很难做到。”
【解读】
宁武子是一个处世为官很有方的大夫。卫国在卫文公时,政治清明,国泰民安,当时他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为卫国竭力尽忠并有所建树;而到卫成公时,卫国政局动乱,形势恶化,宁武子就处处装傻,无声无息地韬光养晦。孔子很赞赏“舍身取义,杀身成仁”的仁者风范,同时也强调“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的处世策略。所以,他对宁武子“邦有道”就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邦无道”就装疯卖傻的行为,表示极大的赞赏。
大智若愚是一种处世态度,乱世之中能够保住身家安全,同时又能同政治黑暗的现实进行无声地抗争。郑板桥说:“由糊涂到聪明难,由聪明到糊涂更难,难得糊涂。”可见,能够做到大智若愚并不容易。所以,圣人认为大智若愚是大智慧的表现,像宁武子这样的人,他的聪明他人可及,但是他装糊涂的本领却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
做人难,做到为人处世事事周全更难。很多人往往认不清身处的环境和形势,盲目表现自己,结果害得自己有口难言。真正聪明的人能够看清现实,该表现的时候勇于表现,不该表现的时候懂得以假装糊涂来远离祸端。职场也好,官场也好,懂得假装糊涂才能处事周全。
>> 子曰:“孰谓微生高[1]直?或乞醯[2]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 【译文】
孔子说:“谁说微生高这个人直爽?有人向他要一点醋,他却向邻居家要了一点给那人,而不直接告诉那人他没有。”
【解读】
有人向微生高讨醋,他家里没有,但是他却不跟人直接说自己也没有,而是从邻居家讨了一点来给那个人。所以,孔子认为这个以正直闻名的微生高并不直率。生活中这类事情很多,没有却装作有,空虚却装着充实,穷困却装成富足,打肿脸也要充胖子。这样的人怎么可以说他是正直之人呢?
正直首先应该实事求是,直话直说。圣人认为微生高向邻居乞醋,再给向他讨醋的人,这有“借花献佛”之嫌,说明他并没有实事求是,不是一个正直的人。正直应该发自内心,而不是为了博取虚名去伪装。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没有必要以假充真。
中国人要面子,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说自己没有生怕别人看不起自己,往往没有也说成有,就是借也不能承认我没有,这实在是一件可悲的事情。做人做事都应该实事求是,是就是,非就非,只要真诚,别人一定能够理解。打肿脸充胖子,假使别人知道了事情的真相,谁还能认为你是个正直的人呢?所以,生活中,我们务必实事求是,不能为了赢得好名声去刻意伪饰自己。
◆ 雍也篇第六
>> 子谓仲弓,曰:“犁牛为之骍且角[1]。虽欲勿用[2],山川其舍诸[3]? ”
>> 【译文】
孔子谈到仲弓,说:“耕牛能产下毛色纯赤而且两角周正的牛犊,即使不想用它来作祭祀用,山川之神舍得放弃它吗?”
【解读】
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冉雍的父亲“贱而行恶”,不但地位低下,品德也很不好。冉雍本人却被孔子视为“可使南面”,即具有帝王之相,能够做官治理国家的人。然而,在当时那个等级分化严重的社会里,人们很看重家庭出身,因而像冉雍这样的人虽然自身有很高的德行,却一直得不到承认。孔子就用犁牛之子作比喻,说明它虽然是杂毛的耕牛所生,却天生全身红毛,双角端正,符合祭祀的要求。这说明圣人评价一个人不看重其出身,而只重视这个人本身是否具备才德。
出身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能否有所作为关键还在自己。人的出身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在于自己应该不断拼搏不断进步,依靠自己的勤奋努力拥有高尚的道德和突出的才干。只要具备了这样的条件,一样会得到重用。这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作为上层的统治者,选拔人才时,不能只看出身而错过贤才。
>> 冉求曰:“非不说[1]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2]。”
>> 宋·朱熹:“力不足者,欲进而不能。画者,能进而不欲。谓之画者,如画地以自限也。”
>> 【译文】
冉求说:“不是我不喜欢老师您的学说,是我的能力不够呀!”孔子说:“能力不够的人,是半途而废,而你现在根本还没有开始就给自己划定了界限。”
【解读】
画地为牢,裹足不前,这是知难而退,自甘堕落。正所谓“世上无难事,只要背登攀”,凡事能不能做好是能力的问题,而去不去做则是态度的问题了。所以,对于冉求的说辞,圣人当面就给予了驳斥。
有积极的进取心才能有不断前进的动力,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敢于争取,努力拼搏,总会有所收获。如果做事太注重结果,还没开始就给自己限定了范围,做出了结论,往往会产生畏惧心理,这样本来可以做到的事情也可能还没开始就已经失败了。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最终反而会有意料不到的收获。
>> 子曰:“质[1]胜文[2]则野[3],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 【译文】
孔子说:“质朴多于文采就会显得粗野,文采多于质朴就会流于浮华。文采与质朴搭配适中,才能成为君子。”
【解读】
“质”是质朴的品质,“文”则是指文化的修养。“质胜文则野”就是说一个人没有文化修养就会很粗俗;“文胜质则史”就是指一个人过于文雅就会显得像个书呆子,只注重言辞华丽而不切实际。“文质彬彬”,则是说做人既要有文化修养,又不要迷失了本性,忘记做人的根本,只有这样,才能够称得上是真正的君子。
>> 子曰:“知[1]之者不如好[2]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译文】
孔子说:“对于任何事情,了解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1];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 【译文】
孔子说:“明智的人喜欢水,仁德的人喜欢山;明智的人喜欢动,仁德的人喜好静;明智的人乐观,仁德的人长寿。”
【解读】
孔子以山水的不同特性及动静的不同状态来概括“智者”与“仁者”的不同特征与内心世界,实在很巧妙。水,婉转流动象征着通达事理,所以,有智慧的人反应敏捷、思想活跃、通情达理,就像水不停地流动一样,源远流长,永不停息。山,稳固不移象征着义理永恒,所以,道德仁厚的人安于义理、宽容仁慈、不易冲动,就像山一样稳重不迁,亘古不变,毅然坚定。有智慧的人,喜欢在运动发展过程中把握时机;有仁德的人,喜欢在平静沉默中探索真理。有智慧的人,在活动中得到快乐;有仁德的人,在宁静中得以长寿。知识的更新从不中断,因此聪明的人需要不断学习,积极进取。品德的修养亘古不变,因此仁德的人需要不停思索,坚定不移。
>> 子曰:“中庸[1]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注释】
[1]中庸:中,谓之无过无不及。庸,平常,处事不偏不倚,不走极端。
>> 【译文】
孔子说:“中庸之道作为道德标准,该是最高的了!人们缺乏这种道德已经很久了。”
【解读】
“中庸”即“执两用中”,无过亦无不及。孔子把“中庸”视为最高的美德,因为中庸之道是道德修养和处理事物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是识别真、善、美及人生价值、道德价值的根本方法。
中庸之道,告诉人们凡事应该把握住保持事物质的那个“度”,不偏于对立双方的任何一方,使双方保持均衡状态,追求对立中的统一。
中庸之道是我们为人处世的准则。修身养性要使自己的性情温和,既不乖张也不自闭,言行举止保持平和中正;处理事情要恰到好处,既不过分也无不及。
很多现代人不懂得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亲人朋友之间要么过于亲密,爱到窒息;要么就形同陌路,仇敌相待,这都是因为没有秉持中庸的处事原则。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中,要避免两极化的思维模式,不偏袒一方,也不鄙弃一方,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利益,不能激化矛盾。与任何人相处,既不太近也不太远,既不太热也不太冷,要时时提醒自己保持距离把握分寸。
◆ 述而篇第七
>> 子曰:“不愤[1]不启,不悱[2]不发。举一隅[3]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注释】
[1]愤:苦思冥想而仍然领会不了的样子。
[2]悱:想说又不能明确说出来的样子。
[3]隅:角落。
>> 【译文】
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自己百思不解时,不要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时,不要启发他。举出一个问题他不能因此而推举出其他三个问题,那就不要再教他了。”
【解读】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反三,学习时善于思考,才能够不断深入去学习。老师讲课时,能够恰当地把握火候,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不管教育事业怎样发展,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反三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和精神并不会因此而过时,现代的老师依然应该将其发挥运用到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去。
>> 子以四教:文[1]、行[2]、忠[3]、信[4]。
>> 【译文】
孔子用四个方面的内容教育学生:知识、德行、忠诚、信誉。
【解读】
孔子十分注重历代古籍、文献资料的学习,但只有书本上的知识还不够,还要重视社会实践活动,所以他经常带着学生周游列国,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和才干。学会了书本上的知识,懂得了实践活动的意义,还要养成忠、信的美好德行。我们应该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来丰富自己的学识;积极参加实践活动来开阔视野;同时不能放松道德方面的修养,努力做一个待人诚挚、讲究诚信的君子。
>> 子曰:“君子坦荡荡[1],小人长戚戚[2]。”
【注释】
[1]坦荡荡:指心胸宽广、开阔。
[2]长戚戚:经常忧愁、烦恼的样子。
宋·程颢、程颐:“君子循理,故常舒泰;小人役于物,故多忧戚。”程子曰:“君子坦荡荡,心广体胖。”
>> 【译文】
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坦荡,小人永远烦恼忧愁。”
【解读】
孔子认为,君子是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心胸宽阔坦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君子与小人的这种差别,归根到底体现的是他们具有截然相反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面对人生道路上的荆棘障碍,我们应该以宽阔坦荡的心态面对,而不要步入患得患失的夹缝之中。无论成功还是失意,无论富贵还是贫困,只要我们胸襟开阔,保持乐观积极的精神,就能够一样生活得充实开心。
◆ 泰伯篇第八
>> 古人之乐:声音所以养其耳,采色所以养其目,歌咏所以养其性情,舞蹈所以养其血脉。
>> 明·张居正:“然古人诗、礼、乐之教,皆发于性情之正,本于中和之德,故能成就人才如此,若后世以吟咏声韵为诗,而无关于性情,以虚饰仪文为礼,而不本于恭敬,以嬉戏淫哇为乐,而反乖于中和,则于诗、礼、乐之本然者失之远矣,亦何足务哉?善学者辨之。”
>>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1]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2],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 孔子说:“坚定信念并努力学习,一生不离善道。濒临危亡的国家不去,动乱的国家不去居住。天下政治清明就出来做事,政治混乱就归隐。政治清明而自己贫贱,是耻辱;国家混乱而自己富贵,也是耻辱。”
>>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 孔子说:“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参与它的政事。”
>> 当政为官的人要安于本分,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不要插手干预别人的事务。这既是尊重别人,又是在很好地维护自己的尊严。上到国家,下至单位,其内部都有严格的职位设置,人们各有所司,各负其责,谁也不能越俎代庖。要给自己找准位置,定好名分。乐于助人是美德,但是要把握度。先搞清楚自己所处的位置,再考虑与别人相互协调,相互帮助,而不是逾越职权,随意干涉别人的工作。
>> 子曰:“狂[1]而不直,侗[2]而不愿[3],悾悾[4]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注释】
[1]狂:急躁、急进。
[2]侗:幼稚无知。
[3]愿:谨慎、小心、朴实。
[4]悾(kōng)悾:同“空”,诚恳的样子。
宋·朱熹:“吾不知之者,甚绝之之辞,亦不屑之教诲也。”
明·张居正:“盖狂而直,侗而愿,悾悾而信,虽是气质有偏,然犹不失其本然之真,尚可以陶镕。若不直、不愿、不信,则本真已失,而习染愈蔽,终不可以化诲者也,故孔子绝之。”
【译文】
孔子说:“狂妄而不直率,幼稚而不老实,表面装诚恳而又不讲信用,这种人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呀!”
【解读】
狂而不直的人,狂傲不羁,狂妄自大,最要命的是还不干脆直率,总是斤斤计较于那些蝇头小利。侗而不愿的人,本来因为幼稚、单纯有着些许可爱之处,但一不老实就不可称道了。表面纯真,内心里却阴险狡诈,这样的人最容易蒙蔽别人。表面诚恳,暗地里却不守诺言不讲信誉的人,同样可恶。这些人的共同点就是缺乏伦理道德,不懂修养自己的品德。生活中,我们一面要防范以上三种人,又要时刻反省自己,不断修养道德学习做人的道理,避免沦为这样的人。
◆ 子罕篇第九
>> 子绝四——毋意[1],毋必[2],毋固[3],毋我[4]。
【注释】
[1]意:同“臆”,猜想、猜疑的意思。
[2]必:必定。
[3]固:固执己见。
[4]我:这里指自私之心。
>> 【译文】
孔子杜绝了四种毛病——不主观臆测,不绝对肯定,不固执己见,不自以为是。
【解读】
凭主观猜测臆断,缺乏真实依据,往往是自私自利的结果。人立身处世,首先要实事求是,对事情的真相做出正确的判断。不能为了满足自己的愿望就妄自推测,加以绝对肯定。听取别人的意见也非常重要,不愿意接受别人意见、常常自以为是的人容易走进封闭的小胡同,很难取得更大的发展。如今社会,创新无处不在。面对琳琅满目的新事物,我们要时刻保持头脑清醒,不能凭主观臆测来做判断,而要虚心听取各方意见,实事求是地认识新事物。
>> 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
>> 【译文】
孔子的弟子牢说:“孔子说:‘我没有被国家重用,所以多学一点技艺。’”
【解读】
自己的才华不被欣赏,一身的能力无处发挥,一般人会感觉这样的人生暗淡而又无望。但是,圣人并不因此而失望,而是将精力用在学习技艺方面。人生起起伏伏是很正常的事情,人应当在得意时不忘形,本本分分,踏踏实实,做好自己应做的事;失意时不灰心,在人生低谷中更应该努力学习,尽力多掌握些技艺,以备东山再起之时用。所以,我们要经受住生活的考验,在平凡中坚守理想。练就一身本领,就不用担心没有伯乐。
◆ 颜渊篇第十二
>> 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宋·程颢、程颐:“子张少仁。无诚心爱民,则必倦而不尽心,故告之以此。”
宋·朱熹:“居,谓存诸心。无倦,则始终如一。行,谓发于事。以忠,则表里如一。”
【译文】
子张问怎样治理国政。孔子说:“在位要不懈地努力,执行政令要忠诚老实。”
【解读】
居之无倦,就是要求执政者有敬业精神,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
>>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1]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
>> 【译文】
子贡问怎样交朋友。孔子说:“忠诚地劝告他,善意地引导他,他不听就立刻停止,不要自找侮辱。”
【解读】
子贡向孔子请教交友之道。孔子给出了三点建议:第一,对待朋友要忠实诚恳,如果朋友违背仁德,犯了过错,就要尽朋友的责任对其加以规劝。第二,要善意恰当地开导朋友。第三,如果朋友不肯接受自己的意见,就不要勉强他,适可而止,以免导致朋友不愉快,自找羞辱。孔子多次谈到交友之道,其中说得最多的就是与朋友之间如何保持恰到好处的距离。
◆ 子路篇第十三
>> 子路曰:“卫君[1]待子为政,子将奚[2]先?”子曰:“必也正名[3]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4]也!奚其正?”
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5]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6],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 【译文】
子路对孔子说:“卫君等着你去治理政事,你先干什么?”孔子说:“一定先正名分!”子路说:“还有这种想法,先生您太迂腐了,哪里需要正名啊?”孔子说:“粗野呀,仲由!君子对他自己所不了解的事,是不随便发表意见的。名不正,则言语不顺;言语不顺,则办事不成;办事不成,则礼乐不能兴举;礼乐不兴举,则刑罚不得当;刑罚不得当,则百姓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所以君子一定要先正名而后发言论,言论顺理成章才可实行。君子对于自己说的话,不能有所疏漏才行。”
【解读】
思想原则不确定,理论解释就紊乱;失去了理论解释,各项举措则不成;各项举措不成,文化事业就难以发达;文化不发达的社会,法律、制度就会混乱;法律、制度一旦混乱,人民群众就会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因此,领导人确定的思想原则一定要在理论上解释得通,理论上能说通的也能够在实际中得以运用。所以,领导人对自己的理论言谈,决不能随便马虎。
>> 子曰:“其身[1]正,不令[2]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 【译文】
孔子说:“统治者自己要行得正,不用命令百姓也能照着做,自己身行不正,即使发号施令,百姓也不会听从。”
【解读】
为政者自己身不正,你下命令去强制他们做什么,纵然三令五申,他们也不会服从。
如果嘴上说得很好,但是自己却不能做到,那样即使你气急败坏,责罚打骂,也不会得到遵从。我们只是普通的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挑剔别人的时候,是否也该反省一下我们自身是不是已经做好了呢?端正自我,才有资格面对别人。
>> 子适卫,冉有仆[1]。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2]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 【译文】
孔子到卫国去,冉有为他赶车。孔子说:“人口真多呀!”冉有说:“人口已经繁多了,又该给他们增加什么呢?”孔子说:“使他们富起来。”冉有说:“已经富起来了,再给他们增加什么呢?”孔子说:“使他们受教育。”
【解读】
当一个人的基本生存都是问题的时候,一切的道德都只是虚言。但是,仅仅“富之”就行了吗?当然是不行的。当一个个体的利益无限地扩大,最后到了损害整体利益的时候,就必然会产生一种规则来达到互相制约的目的。否则这个种群就必然会灭绝。在互相制约、互相妥协的基础上,用来保证种群利益的相对最大化,而产生的东西,就是道德。
>> 子曰:“苟[1]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正身以为政,正身以治人。一言以兴邦,一言以丧邦。
>> 【译文】
孔子说:“如果端正了自己,那么治理政事还有什么难的?不能端正自己,又怎么能够使别人端正呢?”
【解读】
孔子反复强调“正身以为政,正身以治人”的道理。先正自身,再治理他人。作为一个管理者,一定要有以身作则的意识。只有自己先做到了身心端正,仁善天下,下属和民众才有可能被善化。但如果管理者自己都身心不正,狭隘自私,那么必定会上梁不正下梁歪。作为领导者,首先要立身端正。如果仅仅依靠职务所赋予的权力,自我感觉良好,端着架子,硬把自己摆在领导的位置上发号施令,是做不好领导工作的。
>> 【译文】
孔子说:“如果端正了自己,那么治理政事还有什么难的?不能端正自己,又怎么能够使别人端正呢?”
【解读】
孔子反复强调“正身以为政,正身以治人”的道理。先正自身,再治理他人。作为一个管理者,一定要有以身作则的意识。只有自己先做到了身心端正,仁善天下,下属和民众才有可能被善化。但如果管理者自己都身心不正,狭隘自私,那么必定会上梁不正下梁歪。作为领导者,首先要立身端正。如果仅仅依靠职务所赋予的权力,自我感觉良好,端着架子,硬把自己摆在领导的位置上发号施令,是做不好领导工作的。
>> 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1],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曰:“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2]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
>> 【译文】
鲁定公问孔子:“一句话可以使国家兴盛起来,有这事吗?”孔子回答说:“言谈不可以像这样期望过高。人常说:‘做国君难,做臣子也不容易。’如果了解了做国君的难处,不就是差不多一句话而使国家兴盛吗?”鲁定公又问:“一句话而丧失了国家,有这事吗?”孔子回答说:“言谈不可以像这样期望过高。人常说:‘我做国君没有什么快乐,只是我的话没有人敢违抗。’假如那话是正确的而没有人违抗,不是很好吗?如果不正确而没有人敢违抗,不几乎是一句话而丧失了国家吗?”
>> 【解读】
鲁定公在治理国家上试图走捷径,所以向孔子讨教,提出了“一言兴邦”“一言丧邦”的问题。对于鲁定公的提问,孔子实际上作了肯定性的回答。他劝告定公,应当行仁政和礼治,不应以国君所说的话无人敢违抗而感到高兴。只凭统治者一人的言论来作为标准,如果说得不对,没人敢提出反对意见,国家治理开始就向着错误的方向走去,最终就要自食恶果。统治者的一个不当的念头或者一句不对的话,都有可能导致亡国丧天下的悲剧。
>> 叶公问政。子曰:“近者悦,远者来[1]。”
>> 【译文】
叶公问怎样治理政事。孔子说:“使国内的人高兴,使国外的人来投奔。”
【解读】
孔子周游列国,来到当时属于楚国的叶邑。叶公请教怎样治理好叶邑。对于这样一个政治问题,孔子回答:使境内的人民高兴而无怨恨,使境外的人民心向往之,愿意投奔。近悦远来,似乎是为政者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却没有几个人能真正做到。做官的人如果不能让自己辖区内的老百姓幸福地生活,那么他一定是个失败的领导者。今人也是如此,所以能够让远方的人迁移到自己辖区内生活的领导者,一定是清明廉洁而又一心为民的好官。
>> 子夏为莒父[1]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 【译文】
子夏做了莒父的邑长,向孔子问治理政事。孔子说:“不要求快,不要贪图小利。求快,则反而不能达到目的;贪图小利,则办不成大事。”
【解读】
做什么事都要循序渐进,不能不顾客观条件限制,盲目地强求速度。成大事者,必定有一定的远见和耐心,能够客观地评估环境,从而制订出详细的计划和步骤,把握好节奏,一步一步地实施到底,这样才能得到想要的效果。
>>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1]有直躬者[2],其父攘羊[3],而子证[4]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 【译文】
叶公告诉孔子说:“我家那里有一个坦率正直的人,他父亲偷了别人的羊,他告发了父亲。”孔子说:“我家那里坦率正直的人和你那里的不同:父亲为儿子隐瞒,儿子为父亲隐瞒——正直就在其中了。”
【解读】
孔子没有直接说这种行为不能算作正直,但他显然认为这种正直的层次不高。他提出了另一种看似不“直”而“直”却在其中的表现,那就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告发自己父亲偷羊的正直是一种偏激而又简单的正直。“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的做法看上去很不正直,但实际上确实有“直在其中”。因为“直”应该是追求最大程度的合理化结果。
>>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1]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2]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3],何足算也?”
【注释】
[1]士:士在周代贵族中位于最底层。此后,士成为古代社会知识分子的通称。
[2]硁硁:象声词,敲击石头的声音。这里引申为像石块那样坚硬。
[3]斗筲之人:筲,竹器,容一斗二升。比喻器量狭小的人。
>> 【译文】
子贡问道:“怎么样才可以称为士呢?”孔子说:“自己行为处事要有羞耻之心。出使外国,不侮辱君王交给的使命。这样就可以称士了。”子贡又问:“请问次一等的怎么样。”孔子说:“同宗族的人称他孝顺父母,乡里人称赞他尊敬长者。”子贡问:“请问再次一等的怎么样。”孔子答道:“说话要守信用,做事要果断。虽然是浅陋的小人呀!——也还可以称为次一等的士了。”子贡道:“现在从事治理国政的人怎么样呢?”孔子说:“咳,见识狭小的人,不值得一数。”
【解读】
孔子观念中的“士”,首先是有知耻之心、不辱君命的人,能够担负一定的国家使命。其次是孝敬父母、顺从兄长的人,再次才是“言必信,行必果”的人。他认为他那个时代的当政者是器量狭小的人,根本算不得士。士之智者,能做到说话算数,做事认真负责,但是被孔子认为是士的最低等级。因为在孔子看来,言必信,行必果,只是个人的修养而已;相对于匡扶社稷,治理天下来说,还只是小成就。
>> 子曰:“不得中行[1]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 【译文】
孔子说:“如果不能与遵守中庸之道的人交朋友,也一定要和激进的人与保守的人相交!激进的人锐意进取,保守的人不做超越规范的事。”
【解读】
孔子认为如果不能与合乎中庸的人在一起,那么就选择两种人做朋友吧:一种是积极进取,常常有些冒进的人;一种是做人十分低调,情绪消极低沉,甚至有些玩世不恭的人。选择这两种人,也比庸庸碌碌、四平八稳过日子的人强很多。因为这两种人,前者有勇气,有实干精神;后者有自己的主意,有自己的操守和品质。在现实生活中,“中庸之道”也并不适合所有的场合,有的时候,能够“狂狷”一些会更好。
>> 子曰:“君子和[1]而不同[2],小人同而不和。”
>> 【译文】
孔子说:“君子讲求遵循道的基础上的和谐,而不是盲目的随从,小人讲求无原则的盲目随从与附和而不是和谐。”
【解读】
从为人处世方面看,君子能够与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又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从来不会人云亦云,盲目附和;而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并不讲求原则。“君子和而不同”被很多人作为处事的原则。一个有道德有修为的君子,在为人处事上,总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有独立的思考能力,遇到与自己不同意见的时候,既能坚持自己独立的见解,也能够尊重别人的想法。
>> 子曰:“君子易事[1]而难说[2]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3]。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注释】
[1]易事:易于与人相处共事。
[2]难说:难于取得他的欢喜。
[3]器之:量才使用他。
>> 【译文】
孔子说:“与君子相处做事容易而让他高兴却很难。不用正当的方法讨他高兴,他是不会高兴的;等到他使用人的时候,他要衡量人的才能。与小人在一起做事难而让他高兴却很容易。虽然不用正当的方法却能讨他高兴;等到他使用人的时候,他便求全责备了。”
【解读】
君子不会对人百般挑剔,与他处事十分容易;但是想让君子高兴却不容易,因为君子从不轻易表明自己的喜好,而用不正当的方法去取悦他又行不通。君子在选用人才的时候,能够量才而用,不会求全责备。在这几个方面,小人则正好相反。这就是孔子对君子和小人不同之处的认识。小人做了领导,不但喜欢别人讨好恭维他,还总是对人吹毛求疵,嫉妒贤能而难以相处。
>> 子曰:“君子泰[1]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注释】
[1]泰:指平和大方,安静坦然。
>> 【译文】
孔子说:“君子平和大方而不骄恣,小人骄恣而不平和大方。
【解读】
小人胸无大志,喜欢张扬,凡事总是患得患失,缺少气定神闲的修养;所以表现出来就是得意忘形而不安详。从处世态度上看,正人君子谦逊内敛,小人则狂妄自大。俗话说,“小人得志便猖狂”,在现实社会中,仍然如此。“泰而不骄”,按照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宠辱不惊”的超然心态。
>> 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1],怡怡[2]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注释】
[1]偲偲:勉励、督促、诚恳的样子。
[2]怡怡:和气、亲切、顺从的样子。
>> 【译文】
子路问孔子说:“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士呢?”孔子说:“互相勉励,和睦相处,可以称为士了。朋友之间要互相勉励,兄弟之间要和睦相处。”
【解读】
子路问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作“士”,孔子给予的回答十分浅显,说“士”是能够互相勉励切磋、和睦相处的人,并且举例指明朋友之间要互相勉励,兄弟之间要和睦相处。士不管是对待朋友还是对待兄弟,不但要和颜悦色,还要有所规劝。只有既能尊重别人,又能规劝别人,才有资格被称为知书达理的君子。
◆ 宪问篇第十四
>> 子曰:“邦有道,危[1]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2]。”
>> 【译文】
孔子说:“国家政治清明时,言语正直,行为正直;国家政治混乱时,还要正直,但说话要随和谨慎。”
>> 【解读】
这是孔子要求自己的学生,当国家有道时,可以直述其言;但国家无道时,虽然行为依然要正直,但是要注意说话的方式方法。这体现了儒家的一个基本思想,即在言语与行为之间,更重视行为及其后果。孔子所说的这个方法巧妙机智,既保持了自己正直的人品,又保护了自己的生命。有时候面对不同的人,面对一些棘手的问题,采取婉转的方式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 【译文】
孔子说:“贫穷而没有怨言很难做到,富有而不骄傲容易做到。”
【解读】
孔子谈论“贫无怨”和“富无骄”的难易区别。很多饥寒困苦的穷人,都不能停止长叹短吁,怨天尤人;而一个生活安定富饶的人,则大多傲慢无礼,有骄矜之气。这些都是人之常情。能安于贫,然后无怨贫之心;不恃其富,斯可无骄富之气;这些都是少有的。而孔子是希望能够“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 子曰:“其言之不怍[1],则为之也难。”
>>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说大话而不知惭愧,那么他实行诺言也很难了。”
【解读】
如果一个人说话轻而易举却毫无惭愧之意,这样的人真要做起事情来,是不值得信任的。孔子的提示不仅给了我们考察人的方法,更给了我们为人处事的有益启迪。事实上,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都不像看着那样简单,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为人谦虚,谨言慎行。
>>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1]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2]其位。”
>> 译文】
孔子说:“不在那个职位上,不谋那个政事。”曾子说:“君子考虑的事情不超出自己岗位的范围。”
【解读】
孔子生活的时代,礼崩乐坏,很多人在其位而不谋其政。所以,孔子面对混乱的社会现状,提出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理论。一个正常的国家,应该是上下都各按名分,各尽其职。这样,国家机器才能有效而稳定地运转。我们在工作中,同样要找准自己的位置。隔行如隔山,对于自己不了解的事物,不要强行去干涉,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在为社会做贡献了。
>>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1]
>> 孔子希望人们少说多做,而不要只说不做或多说少做。
>>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1],患其不能也。”
>> 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没有能力。”
>> 子曰:“不逆[1]诈,不亿[2]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
>> 【译文】
孔子说:“不预先猜测别人欺诈自己,也不揣度别人不诚实,然而能事先觉察别人的欺诈和不诚实,这就是贤人了。”
【解读】
孔子反对预先猜测别人,但他认为能洞察别人的欺诈行为的人,是贤人。过度地怀疑别人,有时候会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这也是对自己的不尊重,会影响到自己对别人的正确判断。我们应该始终保持“察觉”的心态,但也要心存仁厚,尽量不要误会别人。
>>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1],以德报德。”
>> 【译文】
有人说:“用恩德来回报仇怨,这样做怎么样?”孔子说:“那用什么来回报恩德呢?应该是用正直回报仇怨,用恩德来回报恩德。”
【解读】
孔子认为应该以正直来报仇怨,用恩德来回报恩德,即以直报怨。现实生活中,对待别人给予我们的帮助和恩德,我们要懂得感恩,做到“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当遭遇伤害、被人冒犯的时候,我们不要一味地逆来顺受,而要用正当的方法来保护自己,以直报怨。
>> 子曰:“贤者辟[1]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子曰:“作者七人[2]矣。”
>> 孔子认为贤者归隐有四种方式:避世,避地,避色,避言。
◆ 灵公篇第十五
>>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1]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 【译文】
孔子说:“可以同他谈的话,却不同他谈,这就是失掉了朋友;不可以同他谈的话,却同他谈,这就是说错了话。有智慧的人既不失去朋友,又不说错话。”
【解读】
孔子非常重视语言的技巧,他认为说话应该看对象并把握说话契机。对方值不值得你跟他说,这是首要的问题。聪明人的做法就是孔子说的,值得说的人就对他讲,这样你不会失去一个朋友,而不值得说的人,就保持沉默,这样也不会说错话。说话其实是天底下最难的事。一个人能不能说到对方的心坎里,他所说的话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使人信服,这都需要一定的技巧。言者无心,听者有意;言者有意,听者无心,这都是没说到点子上。
>> 子曰:“君子病[1]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2]也。”
>> 【译文】
孔子说:“君子忧虑自己没有能力,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
【解读】
孔子要表达的意思是说,真正的强者在面对社会的时候,只担心自己的能力不够;而不是担心别人不够了解他的才能。不要发愁现在社会上没有让你去尽忠的那个职位,真正要发愁的是你自己有安身立命的本事吗?不要苛求他人的表扬或赞美,时刻把目光放在自己的进步与提高上,关心自己的发展与成长;不与他人攀比,不与他人争风吃醋,不断超越自我,战胜自我!
>> 子曰:“君子求诸[1]己,小人求诸人。”
>> 【译文】
孔子说:“君子事事严格要求自己,小人事事严格要求别人。”
【解读】
孔子认为作为一个君子,应该首先从自己这方面来要求,靠自己的努力去获取成功。《易经》提倡“君子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现实生活中,我们在个人发展的道路上必然会遇到各种自身无法改变的情况,恐惧时、茫然时、委屈时、愤怒时,多问自己有什么地方做得不足,有什么地方还能做得更好,此时心中的不快可能就转而变成了进步的契机。
>> 子曰:“君子矜[1]而不争,群而不党。”
>> 【译文】
孔子说:“君子庄重而不与人争长论短,能与众人相处而不搞帮派。”
【解读】
孔子认为,真正的君子是庄重自尊的,对自己很有信心,但却并不骄傲自满,所以也就不会去和他人争强斗胜。“君子不争”,不是说君子没有进取心。我们要对自己有信心,用尽自己的全力去争取我们应得的,我们要与人为善,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但是却不要从彼此之间的利害关系出发,存营私之心而结交朋友。只有为人坦坦荡荡有君子之风,我们的人生道路才会越走越开阔。
>>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1]
>>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单凭语言来荐举人,也不单凭人来排斥他的言论。”
【解读】
孔子认为,在选拔人才时要考察他的品德和实际才能,不能仅凭听他的言谈就提拔他;在听取意见时,不管他的人品、地位如何,只要是正确的意见都要采纳。有些用人者常常被别人的言辞迷惑而轻率地用人,结果要么是任务不能完成,要么是造成资源的浪费。言行一致并且有实干精神的人,才是真正值得我们器重的。
>>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1]
>>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1]而可大受[2]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能让他们做那些小事,但可以让他们承担重大的使命。小人不能让他们承担重大的使命,但可以让他们做那些小事。”
【解读】
孔子所说的,就是一个大智慧与小聪明的问题。真正有才华的君子,不计小节,为人胸怀大气,即使遇到一些暂时的挫折,也能扛得起。所以,大凡这样能屈能伸的人,都会取得相应的成功。所谓“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任何一个人不可能所有的事情都做得比别人好。才气纵横、心比天高的君子,做起平凡琐屑小事情,未必比一般人做得好,但却可以承担普通人无法担负的责任。
◆ 季氏篇第十六
>>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1],友多闻,益矣。友便辟[2],友善柔[3],友便佞[4],损矣。”
>> 【译文】
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种。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诚信的人交朋友,与知识广博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与谄媚逢迎的人交朋友,与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交朋友,与善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
【解读】
孔子说益友有三种,损友也有三种。我们要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诚信的人交朋友,与知识广博的人交朋友,这三种人是对我们有益的朋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朋友的善恶对我们有着深刻而长远的影响,交友不慎就会贻误终生。我们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端正自己的交友目的,分清善恶,亲近益友,远离损友。
>>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1],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2],乐佚[3]游,乐晏乐[4],损矣。”
>> 【译文】
孔子说:“有益的快乐有三种,有害的快乐也有三种。以节制礼乐为快乐,以宣扬别人的优点为快乐,以广交贤良的朋友为快乐,是有益的快乐。以骄恣淫乐为快乐,以放荡无度为快乐,以宴玩荒淫为快乐,是有害的快乐。”
【解读】
现代社会,一些人喜欢流连于灯红酒绿之中,寻求视觉的冲击和感官的刺激,放纵自己以此为乐。这样的快乐是短暂的,也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因此,我们不能一味放纵而要积极进取,把精力和时间花费在健康高尚的乐趣上,使自己的灵魂在有益的快乐中得以升华。
>> 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1]: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2]。”
>> 【译文】
孔子说:“服侍君子陪他说话容易犯三种错误,不应该说的时候却先说了这叫急躁,该说话的时候而不说这叫做隐瞒,不看君子的脸色而随意说话这叫做瞎子。”
【解读】
孔子在本章指出了我们与君子说话交谈时常犯的三个错误:不等对方张口就急于回答,显得急躁、鲁莽、爱出风头;对方问了却闷口不答,让人感觉有所隐瞒,毫不坦诚;交谈时只顾自己说而不观察对方的脸色,像是瞎子不顾别人感受。别人不问的不说,别人问了的一定要给予回答,不能莽撞急躁也不能沉默不语。要学会观察别人的表情变化,把握说话的时机。
>>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1]
>> 【译文】
孔子说:“君子要戒备三件事:年轻时,血气未定,要戒女色;到了壮年,血气方刚,要戒争斗。到了老年,血气已经衰弱,要戒贪得无厌。”
【解读】
现在很多青少年沉迷于黄色读物和影像制品,这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圣人所谓的“斗”,还包括精神层面的争强好胜。很多贪污腐败案件的调查结果显示,其当事人很多都是即将退休的老干部,这是因为他们感觉自己马上要离任了,权力马上要转交,所以趁没退休之前赶紧捞一把。还有的老年人因为自己身体渐衰,担心子女不孝,害怕没有足够的钱财养老送终,而变得小气吝啬。所以,圣人告诫老年人要戒贪。
>>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1]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 【译文】
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人;通过学习知道的是第二等的;遇
-
《论语》读后感
作者:Swing 发布时间:2018-10-15 09:40:04
这个版本附有程颢程颐、朱熹、张居正的注释,译文,以及作者解读。程颢程颐的注释比较简单,理性克制。朱熹的注释更加完备,虽然经常给子点赞,也还算理性客观。张居正的注释经常结合时代背景和上下文,行文美格局大又见解独到,偶尔还会指出原文局限。译文和作者的解读都是屎。
《论语》共分20篇,以对话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除了第19篇子张篇全是弟子语录(不代表其他篇没有弟子语录)、第20篇尧曰篇像是大总结外,其他篇并没看出啥收录规律。中心思想可参考卜学亮的《子曰》。
看完本书我发现子其实蛮萌的,一不高兴就说我要回老家种田,或我要去海上流浪。问急了就说你问我我也不知道鸭。气急了就说你这块朽木你这坨屎。偶尔话少问也不答,神秘;偶尔话多到处感叹,感性。子还是个精致boy,饮食起居极其讲究,衣服要穿得得体才出门,菜要做得好看才吃。在子的世界里,圣人君子就是超级英雄,啥都好;小人鄙夫就是反派,啥都坏;大家一起生活在礼崩乐坏的哥谭市...啊不,春秋时代。
子一生坎坷,出生就被打了“野合”的标签,到处被歧视,通过努力学习奋发图强,开办私学广收弟子,要学知识哪家强,中国山东找…孔丘,终于成为一代名师。但子仕途不顺欲复周礼而不得,带弟子周游列国14年无功而返。
子的弟子中贤人72,子点名表扬的有10人:“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子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论语》里看起来子最喜欢的是颜渊,没事就夸还是我的回好,谁能比得上我的回呢,回啊我还以为你死了呢。子讲究有教无类,但具体到个人说得好听点叫因材施教,说得不好听点就是偏心。但是偏心也偏心得很萌,比如对话多又不太喜欢的就直言不讳“仁就是少说话”,比如对聪明又还喜欢的子贡,说话就比较技巧,“你(虽然)是器,(但是)是器里最贵的。”
这些弟子里我最喜欢宰我。宰我白天睡懒觉被骂得狗血淋头,擅长一本正经胡说八道,平时还敢提问调戏子,出现的几次基本都在挑战子的权威。我查了下他最后下落不明,我很怀疑此人是从现代穿越过去的。
其次是子贡。子贡(即端木赐)学习班级前十,从商班级首富,从政两国宰相,子逝又守墓6年,简直完美。只是生错时代,被子低估了。不过经常有人说他比子厉害。
总体来说,《论语》比我想象中好看很多,子和弟子们的日常很有爱。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7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8分
-
网站更新速度:8分
-
使用便利性:7分
-
书籍清晰度:5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4分
-
是否包含广告:4分
-
加载速度:7分
-
安全性:9分
-
稳定性:4分
-
搜索功能:5分
-
下载便捷性:4分
下载点评
- 内涵好书(207+)
- 不亏(460+)
- 好评(619+)
- 格式多(266+)
- 盗版少(155+)
- 体验还行(603+)
- 可以购买(465+)
下载评价
-
网友 康***溪:
( 2024-11-09 18:40:58 )
强烈推荐!!!
-
网友 养***秋:
( 2024-10-31 10:01:56 )
我是新来的考古学家
-
网友 沈***松:
( 2024-10-28 07:22:19 )
挺好的,不错
-
网友 冷***洁:
( 2024-11-02 11:00:42 )
不错,用着很方便
-
网友 冯***丽:
( 2024-10-24 15:51:15 )
卡的不行啊
-
网友 屠***好:
( 2024-11-04 14:58:43 )
还行吧。
-
网友 谭***然:
( 2024-11-20 23:09:29 )
如果不要钱就好了
-
网友 曹***雯:
( 2024-11-01 15:05:04 )
为什么许多书都找不到?
-
网友 权***波:
( 2024-10-28 03:39:18 )
收费就是好,还可以多种搜索,实在不行直接留言,24小时没发到你邮箱自动退款的!
-
网友 潘***丽:
( 2024-11-02 02:44:59 )
这里能在线转化,直接选择一款就可以了,用他这个转很方便的
-
网友 游***钰:
( 2024-10-29 18:56:37 )
用了才知道好用,推荐!太好用了
-
网友 融***华:
( 2024-11-20 19:21:47 )
下载速度还可以
-
网友 益***琴:
( 2024-10-31 21:41:01 )
好书都要花钱,如果要学习,建议买实体书;如果只是娱乐,看看这个网站,对你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喜欢"论语/国学经典"的人也看了
-
疯狂绿刺猬(典藏版)/彭懿成长幻想小说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拼图书3 6岁益智拼图书邦臣小红花儿童拼图3 6岁宝宝的第一套拼图游戏3-6岁礼盒装幼儿注意力训练专注力训练逻辑思维宝宝书籍三四岁宝宝爱看的3-4岁宝宝适合的书儿童绘本56岁儿童畅销书排行榜儿童绘本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游遍台湾 中国美的地方精华特辑 图说天下 【正版保证】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美术高考范画(动态编)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刘邦传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化妆师 5级 1+X职业技能鉴定考核指导手册 第2版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侵权责任纠纷指导案例与类案裁判依据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我们的海洋 小学低年级 国家海洋局宣传教育中心 编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新华书店正版图书书籍】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笠翁对韵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班组长人员管理培训教程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理论试卷解析2019-2021生物竞赛专题精练朱斌 高中生物竞赛奥赛指导奥赛实用题典辅导书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七彩课堂五年级下册英语人教版PEP2024春小学英语5年级下册人教版PEP附赠预习卡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货币银行学——高等院校教材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空门寂路——南京佛寺寻访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23秋小学拔尖大试卷 英语三年级3年级上·外研三起版 三年级起点版 通城学典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2019秋季黄冈随堂练六年级语文上册·部编人教版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创造第三利润源泉 四川大学出版社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建筑工程定额原理与概预算(第2版高等学校工程管理专业规划教材)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摩比爱英语飞跃篇(上下册)大班英语启蒙必备 幼小衔接 摩比爱数学同班团队重磅打造 视频课 +图卡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小骑士噌噌噌(MPR、AR有声图书)/米尔米冬无字书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法律硕士专业学位联考考试教材考点解析-(全5册)-非法学.法学( 货号:751975600)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国民经济核算原理与中国实践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9787513805896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日瓦戈医生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剑指双一流·高中思想政治重难点导学 必修3 政治与法治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工业泵选用手册(第2版)(精)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韩国语(新版) 1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2015)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基础考试真题及模拟题解析 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鱼类基因组学及基因组育种技术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 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指导 pdf epub azw3 2024 下载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9分
人物塑造:4分
主题深度:4分
文字风格:8分
语言运用:3分
文笔流畅:5分
思想传递:5分
知识深度:5分
知识广度:4分
实用性:4分
章节划分:8分
结构布局:3分
新颖与独特:6分
情感共鸣:5分
引人入胜:6分
现实相关:6分
沉浸感:5分
事实准确性:9分
文化贡献: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