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乐书屋 - 求真斋文存 - pdf 电子书 免费 下载地址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4-05-21 12:53:48

求真斋文存 pdf 电子书 免费 下载地址

求真斋文存 pdf格式下载
求真斋文存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308135849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暂无出版时间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45.20元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4-05-21 12:53:48

内容简介:

任明耀先生为浙江大学中文系知名教授,已居93岁高龄,与琴棋书画都有所涉猎,曾经出版了《博马舍》、《京剧奇葩四大名旦》、《说不尽的莎士比亚》(外国文学评论集),《求真斋文存》为其论文及会议文章结集。内容包括辑外国文学研究、第二辑弘扬国粹京剧艺术、第三辑怀念师友、第四辑童话寓言创作、第五辑童话小品翻译、第六辑欧旅散记、第七辑读书和生活、第八辑暨南情深、第九辑国际友人、第十辑亲情可贵、第十一辑名家书信、第十二辑师生情谊等。


书籍目录:

辑 外国文学研究

我爱莎翁

说不尽的莎士比亚——谈《安东尼和克莉奥佩特拉》的艺术技巧

情趣无穷的《驯悍记》

论《李尔王》的哲理性

莎剧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阳台会》赏析

莎士比亚戏剧是取之不尽的宝库

论莎士比亚戏曲化

莎士比亚和梅兰芳

博马舍和他的《费加罗三部曲》

狄更斯作品中的“怪人”形象

狄更斯的《匹克威克外传》

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

评法国中古笑剧《巴德林先生的故事》

浅谈安徒生童话

魑魅魍魉的世界——斯特林堡的《鬼魂奏鸣曲》剖析

第二辑 怀念师友

钱锺书书信五封

感受大师的胸怀——读钱锺书书信五封

钱锺书给我的新年贺卡

怀念恩师钱锺书

李健吾的二十四封信

良师益友终生难求——怀念我敬爱的老师李健吾先生

怀念一代书法宗师陆维钊教授

智者早逝诚可哀——怀念语言学家任铭善教授

怀念两个人——洪深和王芸生

“微积分”和“变态心理学”

老顽童黄宗江笑着“回去”了

无穷的思念——悼念吕漠野老师

追忆赵仲苏校长——读《风雨中的丰碑》有感

第三辑 弘扬国粹京剧艺术

京剧艺术的魅力

我爱京剧之美

整理《艺海沉浮——宋宝罗回忆录》后记

高等学府中的老教授京剧迷

杭州大世界忆旧

从两场京剧演出看振兴京剧的希望

京剧短论五则

美哉,吴汝俊!——赞他主演的新编京剧《孟母三迁》

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之我见

喜赞九九重阳节京剧演唱会

中国京剧的知音——美国位扮演杨贵妃的魏莉莎博士

何长高:浙大学子中的京剧票友奇人

浙大一次精彩的京剧演唱会

京剧票友一家亲

第四辑 童话寓言创作

猪八戒新传

猪八戒轶事——猪八戒为啥叫八戒

我是怎样爱上猪八戒的

“天才”画家

狐狸和灰狼

奇怪的帽子

摩天塔

含羞草

“研究”先生

马鹿之死

马拉松

一朵玫瑰花

有这样一本童话

第五辑 童话小品翻译

兰恩童话两篇:半小鸡小单眼、小双眼和小三眼

一支玫瑰花镶嵌的茶壶

玩具店的夜晚

绿伞

三只小猪

变成鹳鸟的哈里发

刺猬汉斯

第六辑 暨南情深

暨南精英、社会名流徐亨学长二三事

九叶派诗人唐浞学长走了

夸一夸:台湾校友傅湘霳、上海校友金永礼

为林钧祥学长而歌

在暨南大学求学的日子里

值得永远怀念的人——傅春龄学长二三事

暨南大学校友中的京剧名票季振宇

哭雷公

美哉,金向明学长

第七辑 读书和生活

钱学森故居遐想

程季淑和梁实秋的生死恋情

大家共同的事业——从李健吾的书法难认想到的

关于书信那些事儿

城市、河道、文化

大做“绿”字文章

可怜的戴厚英

名人之累

如此活宝贝

善意的谎言

施光南现象

世界真奇妙

说“老”

伟哉,蔡元培

喜中有忧

文学梦

文风小议

我为关公鸣不平

智利来信

自酿苦果

才子佳人柴米夫妻——朱生豪和宋清如的婚恋

评《聊斋志异·董生》

评《聊斋志异·陆判》

第八辑 欧旅散记

当我飞抵西柏林的时候

德国人的时间观念

欧游点滴

让友谊之花香飘全宇宙

魏仑小姐

我是中国人

在西柏林一家豪华旅馆里

尊重艺术,尊重艺术家的出色劳动——在西柏林剧场观莎剧演出有感

人类啊,让我们跟动物友好地相处吧!

第九辑 国际友人

英国朋友爱礼森小姐(Miss Alison Williams)

日本友人山田喜八郎先生

坂田弘治——一句日语交了一个日本朋友

德国友人海尔曼先生(Mr.Hermann Bergerhoff)

美国朋友杜复先生(Mr.Robert Durff)

第十辑 师生情谊

带着“发现”走遍中国/哈敏

走向哈佛/孙崇涛

胡同口的遐想/周育德

漫谈绘事答友人/吴奇峰

人文教育与大学使命/丁东澜

踏雪寻梅/池浚

第十一辑 亲情可贵

我的祖父任文华和杭州老字号《广合顺》

父爱如山

母爱似水

贤妻驾鹤西天去 日夜思念泪满襟

后记


作者介绍:

任明耀先生为浙江大学中文系知名教授,已居92岁高龄,与琴棋书画都有所涉猎,曾经出版了《博马舍》、《京剧奇葩四大名旦》、《说不尽的莎士比亚》(外国文学评论集),论文《情趣无穷的〈驯悍记〉》、《论莎士比亚戏曲化》、《论李尔王的哲理性》、《哈姆莱特在中国》、《在封建枷锁下牺牲的两对情侣》、《莎士比亚和梅兰芳》,《艺海沉浮——宋宝罗回忆录》(整理),长篇童话《猪八戒新传》,译著《风暴眼》(合译)、《如此人生》(合译)等。曾与钱钟书、李健吾等人从学交游。此为他的老年学术论文结集。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在线阅读地址:求真斋文存在线阅读

在线听书地址:求真斋文存在线收听

在线购买地址:求真斋文存在线购买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任明耀先生为浙江大学中文系知名教授,已居93岁高龄,与琴棋书画都有所涉猎,曾经出版了《博马舍》、《京剧奇葩四大名旦》、《说不尽的莎士比亚》(外国文学评论集),《求真斋文存》为其论文及会议文章结集。内容包括辑外国文学研究、第二辑弘扬国粹京剧艺术、第三辑怀念师友、第四辑童话寓言创作、第五辑童话小品翻译、第六辑欧旅散记、第七辑读书和生活、第八辑暨南情深、第九辑国际友人、第十辑亲情可贵、第十一辑名家书信、第十二辑师生情谊等。


精彩短评:

  • 作者: 闲人 发布时间:2012-07-24 04:58:29

    还是喜欢《诗人》多一点,那一本写得更有意思一点。

  • 作者: 蔷薇刑 发布时间:2019-04-26 10:04:07

    登201904阅读,空了买

  • 作者: 顧夕雯 发布时间:2015-08-25 09:42:47

    mad about it

  • 作者: 乌十三 发布时间:2014-12-31 20:48:26

    typical ordinary marriage, nothing special

  • 作者: 灯灯 发布时间:2023-12-14 16:27:29

    我竟然是第一个评论的人。。 对入门者蛮友好,没有晦涩的表达,但有些概念会翻来覆去的说,一模一样的话出现不止一次。

  • 作者: 雪洁 发布时间:2023-11-21 07:49:23

    很不错


深度书评:

  • 正子公也画工一流!

    作者:王得佛 发布时间:2012-08-13 13:44:23

    看得出人物的头部、手部、武器道具是下了大功夫去绘画的。衣纹、背景应该大量使用了底纹图片素材,其中一部分背景应该是直接用了某些照片放在最下面一个图层做了些处理。

    我个人还是喜欢其中的年画式的传统构图。几个与水有关的角色是倒构图的...

    印刷一般,装订的方式很不好,极易散页。不过毕竟不贵。

  • 结合当下一线实践,评李志欣校长给青年教师的书

    作者:真想起个俗名 发布时间:2022-08-13 00:03:27

    今天是8月8日,是个吉祥的日子。我也终于在这天晚上读完了李志欣校长的《优秀教师的自我修炼》(华东师大出版社,2021年4月)。这本书不是我买的,是我的研究生同学送的,因为这是他们校长写的书。校长能写书不简单,更不简单地是华东师大出版社的,是“大夏书系”系列的。如果您对教师职业发展内容的书有了解的话,您肯定听说过“大夏书系”和“源创图书”,这两个系列,可谓是当下基础教育图书市场的两个“金字招牌”。

    话说这本书,给青年教师提建议的书,我看过不少,这本书因为是送的缘故,而我的同学又很推崇,于是我利用暑假时间,拜读起来。

    大约用了一周时间读完,一边读就一边想,读完一定要写个随笔,我的世界与他的世界对个对比。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书中有些观点,我是非常同意的,而有的观点,尤其是后面的内容,真是不敢苟同,场面话居多,所以我的批判也居多。

    看后记,是出版社的编辑约李校长写书,关于李校长从教二十多年的教育生活史。编辑的品味很对路,如果像流水账一般,李校长写他的心路历程,那么这本书一定很好看,但我想,会有些不好出版,有敏感内容。因为自身也在基础教育圈里,爱之恨,责之切,当下的教育生态与李校长年轻时相比,是好了还是坏了,我不知道,但我估计,如果真心实意地写出来,难免会有不同的声音。所以这本书中,给人的感觉是“真诚”少了些,“说教“多了些。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在读曾任上海市北郊中学校长的郑杰老师写的书。他写过《给中层干部的忠告》一书,我看过好几遍,尤其是前几章,如纪录片似的,反映了当下学校中层的心路历程,尤其是新手且年轻的学校中层干部。我读罢几章后,深有拍案叫绝之感。写的非常真实,给的建议,也是非常的中肯。于是,我买了郑杰校长的其他书,当当京东买不着的,我就去孔夫子二手图书网上买。很多人说他是另类校长,他的书封面上也写有“另类校长”的字样。如果说真话、讲实话是“另类”的话,那么,他绝对配得上“另类校长”这个称谓。

    上海市北郊中学校长,别看带个“郊”字,想必也是很厉害的。因为我参加过华东师大组织的培训,那阵还没有疫情,学校里出钱,主任带着老师去上海学习。这次学习让我大开眼界,几位主讲老师都是校长或是副校长,讲的水平很高,感叹天津与上海的差距之大。

    所以我看过郑杰校长的书之后,续上的是李志欣校长的书,有了对比,感觉更明显。李志欣校长的书也有不少“金句”,如把困难看作是资源,越是困难,越是掌握了成长的资源。成长不易,没有捷径等等,给予我心灵的慰籍。

    但也有很多令人匪夷所思的“故事”,比如曾经身兼数职,教学副校长、毕业班班主任、两个班的教学、教务副主任之类的。

    我特想向李校长提出几个问题,第一个,您在年轻时不需要照顾小孩吗?家人一定无条件支持您的工作吧,您是如何调整工作与陪伴家人之间关系的呢?第二个,您当班主任,您的班容量是多少?第三个,您当班主任的那个年代,教师很有权威吧?不像现在这样,打不得骂不得吧?第四个,那个年代没有微信吧,布置工作不像现在这样吧,一条微信立马就进入工作状态,无论是法定休息日还是下班后的晚上,搞得大家疲于奔命,惊恐万分,生怕错过了什么重要的微信通知,“收到“回复不及时等等。第五个,也没有通过微信布置给学生的各种德育活动吧,没有各种打卡吧,没有逼着班主任要求每位家长回复吧,没有逼着班主任统计各种数据吧,没有以教育的名义,催着家长和学生各种网上注册、学习、做题、打卡之类的任务吧?第六个,作为班主任,您是不是要隔三岔五地处理突发事件,帮助任课老师处理问题学生(不带贬义)带来的各种问题。第七个,作为校级领导,您还兼着班主任,您是如何操心班级事务的,比如学生成绩,与学生谈心等等。

    您的身兼数职,在当前的教育生态下,是我根本不敢想象的。一个班主任就够劲了地,更何况这么多职务,还毕业班的英语教学,作业能有时间判吗?各种会议、部署、写报告、写总结,您有时间吗?如果再有个不担责的领导,什么事都让下面人去做,自己只动嘴的,还喜欢把本该是他自己的事但交给你做,如果综合以上事情,即使是您不分白天黑夜的干,真要是事必躬亲地干,我不相信有人能干完,作为当前一名基层教育者,我还特想听听您是如何协调各种事务性工作的,并且不耽误您的发展性工作,比如备课教学、科研。您的秘诀是什么,或者您是如何调动其他老师帮您的。还是说,因为时代变化,您的那个时代与当前时代不能比。如果换作当前的情况,您也是无法做到身兼数职的吗?

    之所以提到这些问题,是因为书中的逻辑是,我这么忙,但我仍然做科研,写书,做出了漂亮的成绩,所以青年教师也应多付出,做出属于自己的成绩。

    但作者身兼数职所处的那个年代,与当前的年代,没有可比性,当下的环境不一样。所以这套逻辑的前提是错的,结论自然也有问题。这是我读这本书,最大的疑惑。

    当然,书中也有很多肺腑之言,比如“如果努力付出是为了外在因素,就会迷失自己的本心“,非常同意这句话。教师是个良心活儿,没有信仰,没有正向的教育理念或者思想,根本支撑不下去,除非”躺平“。

    李校长在书中经常写道“通宵达旦“地工作。这种精神的确令人敬佩。但,我更想看的是心路历程,是如何说服自己的,是如何调整自己的负面情绪的,是如何自己劝说自己的,我想,一句简单地”想成长“是不足以概括的,一定有反复地精神斗争,能介绍给大家,一定很受欢迎!

    阅读这本书,经常想问作者的一个问题是,“哪来的时间”?大量的阅读,还写随笔。

    一边读,一边思考,很多问题想问作者,比如,书中谈到提高教学能力,作者提出了自己的备课流程,很多是官样化的语言,什么当堂达标,班里学生差异性很大,怎么当堂达标?压根就不学习的学生,怎么让他达标?当然这类学生不怨老师,家庭原因是主要原因。

    又如谈到“学习活动不应是一种负担”。是的,考试不是负担,但考试是残酷的,就是要淘汰人的,怎么会没有压力?一定程度上,学习就是负担,关键是看学生的心态如何,或者说,看教师如何舒缓、劝说、消解学生的负面情绪,当然,这很难的,很考验水平,也需要老师凭着良心,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的付出。而老师做出的回报,可能不是学生的成绩,而是学生毕业多年以后,仍想着回校看你。当然,这样的老师的精神境界,不是每一位老师都能做到的,需要超脱世俗。

    又如,一堂好课的标准有很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最重要的一方面。但作为基层,考试做题能拿分还是最基础的,最现实的,课讲得很好,落实素养啦等吹的天花乱坠,结果一考试全砸了,也不行啊。这都是很现实的东西。如果能做到结合,就完美了。

    书中提到崔老师,一位50多岁的老师,还会为备课,常常夜里十二点以后才休息,令人敬佩。在基础教育界,评上高级职称,工作就到头了,混吃等退休的有多少人?这给年轻老师带来多大的负面影响?这点就不如大学教授了,绝大对数的教授都是学一辈子,研究一辈子。所以我很敬佩在大学里做学问、搞研究的人。

    整天说素养素养,素养如何体现,如何量化,如何升学,还是得落到分数上来啊!唱高调儿,令人反感,因为不真实。本书中我就觉得,一直是理性占上风,永远都是理性的看事情,作者在“塑造”一个完美的理性人,而忽略了心酸的心路历程,令人遗憾。

    网络上很火的戴建业教授,他说过一句话,“全是理性是骗子”。是啊,书中的很多桥段我都认为有骗人之嫌。伟大之所以是伟大,不是一开始就伟大,是一开始弱小,然后经历不断的磨练,磨砺,最后实现了成就,这才叫伟大。一开始就干什么赢什么,干什么成什么,没有情绪和抱怨,没有怨言与委屈,这不叫伟大。

    又如,声称把课堂还给学生,甚至“惩罚”都是学生说了算。试问,学生的管理能力是与生俱来的吗?班里的所有学生都有自我管理能力吗?学生管,有不服气的同学怎么处理?“好学生”如何制服这些不服气的同学?这种话糊弄刚毕业的大学生还行,让身在教学一线的人看来,只能冷笑一声,或许是作者有办法,但没写出来吧。

    前面提的问题,有些刻薄,但都是我结合自身所处环境,通过读书与作者“对话”后产生的真实想法。书中也有很多金句,比如在“如何突破成长瓶颈”一章中,写了很多,但总结起来,无非4个字—— “提高修养”。还有提出“读烂一本经典,精研一位专家,主攻一个专题” (6个月到一两年),总结得相当好!简单明了有重点!让人看了有希望!第146页,有几句话,足可以做新入职教师培训用了。

    又如,“每一个人都不能延展自己的生命长度,但是可以增加自己生活的高度,可以丰盈和延展自己生命的厚度、宽度”。有意思的是,我一方面向往这种精神境界,另一方面又觉得自己做不到这种境界,只能是心向往之。就想看孔子评价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敬佩颜回,但自己做不到。

    又如,提出“超越考试”,真·虎狼之辞。还是踏实的先把成绩搞上去,再谈其他吧……

    又如书中的劝告,读起来绝对能感受到作者的肺腑之言,就是

    不要失去自我,失去了自我,也就失去了热爱

    。该冒尖时就冒尖。多么意味深长的劝告啊!作者是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才有这么深刻的觉悟啊!

    作者没有抱怨之辞吗?从教这么多年,肯定会有。只不过在书中说的非常的隐晦。其实读者最爱看的就是这些,特别容易引起共鸣。比如中层干部那里,说你是干部,又不给权力,呵呵,你有做事的“权力”,有劳动的“权力”。书中写到作者当中层的时候,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同时还是勤务兵。负面情绪想必有不少,如何克服的啊?我的经历告诉我,上级领导肯定会说,不要想着上面给你什么资源,你要利用手里现有的资源……

    作者遇到这些问题,是如何做自己的思想工作的?我真的很想听。我的经历告诉我,不是一句简单的“想成长”就可以解决的。

    书中谈到,自己当副职时,协助正职做好各项工作,布置的各项工作从不推诿,尊重、理解、服从正职的同时,配合其他部门处室的工作。还自告奋勇教差班。谈到了中层干部的心理保健问题,要承受各种委屈与不理解,基层的负面情绪,中层干部是挡在最前面的。这是真知灼见。提出干部业务与专业学科要同时发展,才是高水平的令人信服的中层干部。这真鸡汤啊!其实书中也写到他的第一所学校,校长曾经冷落过他,说的非常隐晦。按照书中自述,每天这么累,领导还不给好脸,一般人是很难坚持下来的,会怀疑自己,觉得委屈,甚至磨灭理想,随波逐流,但作者没有这么做,怎么进行的思想建设,不要说一开始就很坚定之类的,那太假了,肯定有个反复的做自己思想工作的过程。

    作者的经历,也印证了一句话,奇葩学校反而获得成长。真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啊!

    作为校长,曾基层一步步干上来的校长,是非常了解基层想法的。针对当下老师的“累”与“忙”,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

    忙,不是职业倦怠的本因,忙而无效、忙而不实才是真

    。面对问题,作者给出的解决办法是,

    “按自己的节奏走”

    ,这是多么充满着智慧的真知灼见啊!可是,“领导”会允许老师这么做吗?有了表格不是第一时间填写吗?更何况单位内部还有自己人琢磨自己人,给自己人设计各种表格填写呢!在忙完一堆杂事之后,回到家,继续工作一会后,真的很难再写点东西,哪怕是随笔之类的,都很难,我亲身经历。刚当年级组长那阵,开学事务居多,经常忙到晚上11点多。我也很想复盘一天的工作,但如果还写随笔,势必会影响到转天的工作状态,精力不足啊,真是一件事推着一件事。想看看书,做做科研,人的精神也不能一直绷着啊,也得有放松的时候对吧。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作者在书中写的全是怎么“张”,所以读起来感觉假,少了真诚,或许因为校长的身份,这本书是写给年轻教师的,所以一直在打鸡血。

    “按照自己的节奏走”,听起来很好听,书中也给了两个要求,一是解放自己的职业兴趣,翻译成白话,就是自己喜欢的,专业内的,就去钻研。二是关注学生,但关注到什么程度,作为老师,要付出到什么程度,还没有说。我想说,教师之所以令人敬佩,是因为老师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既然立德树人,那么教师的责任是十分重大的,付出自然也是要多于其他职业。遗憾的是,教师队伍是良莠不齐的,真正肯为学生付出很多,并且不计回报的教师,很少,这很正常,但也不能强求,分内之事做好了就可以了。我特别讨厌那种,有了什么事,就找班主任的老师,自己当甩手大爷,还对班主任的工作指指点点。

    现在的德育活动,不好调动学生。看起来简单的一个活动,真要是搞好了,背后是要付出很多的。德育活动需要深谋远虑,但有时我们的主管部门不允许我们深谋远虑,要立马见效,要热热闹闹的,这种工作作风也传染着我们,逼迫着我们,结果德育活动变成了摊派,没人愿意参加,只能靠班主任摊派。说起德育工作,我们学校的工作方式也是奇葩,这个按下不表吧。你不表现出热情和能力,怎么让别人发现你的价值呢?这么安慰自己吧。

    还说回这本书,给青年教师看的,内容很全面,涉及到同事关系、教学、科研、师生关、家校关系、缩短新手期。既有肺腑之言,也有场面话。

    “如何处理好同事关系”一章,写的最水,全是鸡汤。

    “如何走上名师之路”一章,教别人怎么当圣人,一边教,一边塑造自己,神话一些事情,并夸大个人主观能动性。其实,任何职业,说到最后,都是价值观的问题,人类共同认可的高贵品质与灵魂,就是那些——正义、善良、担当、团结等。

    书中的第209页,谈到了山东教育的1751改革创新工程,令我大开眼界!这才是搞教育啊!1751工程是集中全省的教育智慧,切实地为需要帮助的学校提供建设意见,几位专家经过校长汇报、查取学校档案、课堂听课、调查问卷之后,指出学校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势,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撰写项目报告,报告写完后,还要给大专家会审,审完后再由专家组汇报给被检查的学校。教育大省到教育强省,真不是靠嘴说的,是干出来的!

    其实,能写这么多字,这么多的感想,是认为李校长是榜样的。人们都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只是想,如何向榜样看齐,榜样的成功到底可以复制吗?榜样获得成功的背后,是不是存在着很多的机缘巧合,离不开时代发展的大背景。如果不能复制,那么榜样的意义在哪里?其实,我内心渴望的答案是可以复制的,希望可控的因素多一点,不可控的因素少一点。

    这篇心得总算是写完了。居然写了不到6000字,2天里的抽空写的,基本上是晚上。读完了一本书,不写点心得,是对不起自己的,尤其是认认真真读完的一本书。

    成长,是这本书的核心词汇,也是核心观点,做事情,以自身成长为教师自身干事创业的出发点,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教师干事创业的落脚点,应该不会差吧。说大白话,就是为了“成长”,不惜力,不求汇报。其实,有远见的人,应该能预见到成长后的未来。正如,老子的那句名言,“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2022年8月12日星期五晚10点半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7分

  • 人物塑造:6分

  • 主题深度:7分

  • 文字风格:6分

  • 语言运用:4分

  • 文笔流畅:4分

  • 思想传递:3分

  • 知识深度:4分

  • 知识广度:8分

  • 实用性:5分

  • 章节划分:9分

  • 结构布局:3分

  • 新颖与独特:8分

  • 情感共鸣:6分

  • 引人入胜:4分

  • 现实相关:9分

  • 沉浸感:9分

  • 事实准确性:9分

  • 文化贡献:6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3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5分

  • 网站更新速度:7分

  • 使用便利性:9分

  • 书籍清晰度:6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4分

  • 是否包含广告:8分

  • 加载速度:3分

  • 安全性:5分

  • 稳定性:4分

  • 搜索功能:5分

  • 下载便捷性:6分


下载点评

  • 服务好(599+)
  • 五星好评(94+)
  • 内容完整(116+)
  • 中评(135+)
  • 微信读书(64+)
  • 值得购买(554+)
  • pdf(584+)
  • 一般般(87+)
  • 还行吧(167+)
  • 目录完整(668+)
  • 少量广告(644+)
  • 无漏页(228+)
  • 好评多(304+)

下载评价

  • 网友 堵***洁: ( 2025-02-16 11:14:29 )

    好用,支持

  • 网友 戈***玉: ( 2025-02-06 13:54:11 )

    特别棒

  • 网友 马***偲: ( 2025-02-17 09:17:36 )

    好 很好 非常好 无比的好 史上最好的

  • 网友 权***颜: ( 2025-02-03 00:45:36 )

    下载地址、格式选择、下载方式都还挺多的

  • 网友 饶***丽: ( 2025-01-28 10:53:05 )

    下载方式特简单,一直点就好了。

  • 网友 扈***洁: ( 2025-01-28 13:17:40 )

    还不错啊,挺好

  • 网友 潘***丽: ( 2025-01-31 19:36:05 )

    这里能在线转化,直接选择一款就可以了,用他这个转很方便的

  • 网友 邱***洋: ( 2025-02-08 14:45:56 )

    不错,支持的格式很多

  • 网友 蓬***之: ( 2025-02-18 05:20:56 )

    好棒good

  • 网友 宫***玉: ( 2025-02-16 14:58:31 )

    我说完了。

  • 网友 冯***卉: ( 2025-01-26 10:39:36 )

    听说内置一千多万的书籍,不知道真假的

  • 网友 师***怀: ( 2025-01-22 02:15:58 )

    好是好,要是能免费下就好了


最新书籍
随机推荐